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化学   16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刘烽  徐慧  黄维 《化学进展》2007,19(10):1553-1562
聚芴与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它们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并且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因此受到材料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叙述的线索是聚合物结构与其电致发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化学修饰,可以调节材料的前线分子轨道、热和光谱稳定性,进而开发新的发光材料。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聚合方法,然后把这些聚合物按结构不同分成两个部分介绍:一部分是主链仅含有共轭芴单元的聚合物,它们的化学修饰依赖于芴9位的活性碳原子;另一部分是通过共聚方法得到的主链含有芴和其它基团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52.
基于离子色谱的有机电合成快速检测分析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有机电化学合成中 ,实时准确地分析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组成及浓度变化十分重要 ,对特定体系研发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则有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合成法以其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成为生产乙醛酸等物种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在草酸电合成乙醛酸过程中 ,已知电解液的主要物种是乙醛酸和草酸 ,对乙醛酸的定量检测将对电合成的过程评价和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但由于它们较为相似的分子结构却给物种的分析与检测造成极大的麻烦 ,迄今尚未见到有关实时准确地分离检测乙醛酸的方法报道 .实际检测中人们仍不得…  相似文献   
53.
刘加伟  王婧  王其  范曲立  黄维 《化学进展》2021,33(2):216-231
光声(PA)成像作为一种结合了光学和声学成像优势的新型成像方式,具有深层组织穿透和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在重大疾病的早期影像诊断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PA造影剂依然存在信噪比低、选择性及特异性差等不足,容易产生假阳性诊断结果.激活型PA造影剂可以有效的降低背景噪声,并提升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目前PA造影剂...  相似文献   
54.
为避免密闭空间内可燃预混气体爆炸事故造成的伤害,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爆炸超压预测是抗爆设计和日常安全管理的关键。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利用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模型建立了爆炸超压模型;对比发现,当体积较大时,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较大体积密闭空间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造成火焰前锋面褶皱并引起湍流燃烧,导致火焰前锋面表面积大幅增加,且在火焰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自相似分形特征。依据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过程中的自相似分形特征,基于分形燃烧理论和相关经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考虑可燃预混气体爆炸火焰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的爆炸超压预测模型,并与实验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密闭空间体积较大时,利用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理论建立的爆炸超压模型进行峰值压力估算时,两种工况下实验所得和理论计算所得相对误差分别为10.4%和11.1%,较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爆炸超压模型相比,误差分别减少了72.3%和50.6%。本文所建立理论模型与实验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结构抗爆设计或日常安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
采用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定了多枝[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测定了化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 在800 nm波长的激光激发下, 9-乙基-3,6-双{5-(4-叔丁基苯基)-[1,3,4] 噁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3)和三-{5-(4-叔丁基苯基)-[1,3,4] 噁二唑-2-苯乙烯基-4-苯基}-胺(4)能够发出很强的蓝色和黄绿色双光子上转换荧光, 荧光峰分别位于485和547 nm. 这些多枝结构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较大(数值超过104 GM), 并具有很强的光限幅效应. 多枝分子中重复单元的推拉电子结构和协同效应有效地增强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相似文献   
56.
以五甲基哌啶醇、对溴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受阻胺抗氧稳定剂,通过Suzuki反应将其封端到聚(9,9-二辛基)芴上.通过核磁共振谱、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材料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和退火方法,对其光谱热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在聚芴分子链上引入受阻胺五甲基哌啶醇后,其荧光发射光谱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绿光区发射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7.
共轭多孔聚合物(Conjugate Porous Polymers,CPPs)是一系列由芳香单元通过共轭方式连接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芳香单体的可设计性赋予CPPs可调的带隙结构和丰富的孔道性质,为能源转换与存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平台。本文归纳了CPPs的结构设计策略、合成和孔道结构的调节方法;综述了在微纳孔道的协同效应下,CPPs在高效光催化系统、高密度离子存储的二次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总结了现有CPPs在能源存储领域性能研究和机理探索中的不足与挑战,展望了CPPs在未来大规模、低成本的清洁能源获取和能源存储发展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估计,它一直是动力学研究中的活跃领域·在参数估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早在1947年[刘开始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处理动力学模型的数据.1958年在线性最小二乘法中应用置信区间问题[21.1959年MarguardM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问.前人提出如何求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初值[4],及加权最小二乘法的重要性问,并对最小二乘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卜].在多相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关干线性最小二乘法遇到根本性困难的问题前人未涉及.我们曾在动力学研究中发现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法…  相似文献   
59.
用浸渍法制备CeO2/SiO2催化剂.催化剂灼烧温度在300-500℃时2-丁烯异构化活性保持一常数;600℃灼烧时活性下降,活载比在1/32-1/5范围内,随活载比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线性增加.在2-丁烯分压较低时,t-2-丁烯及c-2-丁烯异构成1-丁烯的反应级数接近于一级.1-丁烯分压较大时1-丁烯异构成t-2-丁烯及c-2-丁烯的动力学服从于反应物、反应产物吸附的L-H动力学方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动力学参数.1-丁烯、t-2-丁烯及c-2-丁烯吸附热的估计值与脉冲法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60.
黄婷  陈妍  孙鹏飞  范曲立  黄维 《高分子学报》2020,(4):346-354,I0002
为提高生物组织荧光成像质量以及对肿瘤的高效光热治疗,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窄带隙共轭聚合物(BDT-TTQ),并通过纳米沉积的方式将聚合物制备成水溶性纳米粒子(BDT-TTQ NPs).该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在1000~1200 nm近红外二区范围具有较好的吸收,在1064 nm的激发光下能实现1200~1400 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 BDT-TTQ NPs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窄,形貌呈规则的球形且分散均匀,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纳米粒子既可以在体外实现较高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穿透深度,又可以实现对小鼠活体血管的高清晰度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此外,BDT-TTQ NPs纳米粒子在1064 nm激光下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具有较高的光毒性,对体外的肿瘤细胞以及小鼠的异质瘤具有高的光热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