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甲烷作为喇曼散射物质,以YAG激光器输出的1.06μ激光作为泵浦光,研究甲烷喇曼激光器的某些特性。1.54μ激光输出能量约10毫焦,脉宽为6至10毫微秒。最佳总转换效率(电源输入能量到1.54μ激光输出能量),约为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2.
采用机械球磨法成功制备Ag3PO4/MoS2纳米片复合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PL)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3PO4纳米粒子均匀地附着在MoS2纳米片层结构上,两者形成紧密结合。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研究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特性;通过循环实验考察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含有1%的MoS2纳米片与Ag3PO4形成的复合催化剂在3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5%,其降解动力学常数是纯相Ag3PO4的2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复合催化剂对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84%,而纯Ag3PO4对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仅为35%。Ag3PO4/MoS2纳米片复合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二硫化钼纳米片与磷酸银形成异质结,磷酸银激发的电子和二硫化钼纳米片产生的空穴直接复合,从而促使光生电子从磷酸银晶体表面快速分离,减轻了磷酸银的光电子腐蚀,同时也提高了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3.
基于Hg2+与胸腺嘧啶(T)形成“T-Hg2+-T”结构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荧光增强法检测H92+的方法.两条部分互补的富含T碱基的ssDNA在常温下分别以单链状态存在.当加入Hg2+,由于T-Hg2+-T键的形成,两条ssDNA形成DNA双螺旋结构,溶液中荧光分子溴化乙锭(EB)嵌入DNA双螺旋结构,EB荧光...  相似文献   
174.
基于卡波姆(CP)和羟基化钛酸钡(hBT)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CP对hBT的包覆制备了“核-壳”结构CP功能化改性的hBT杂化粒子(CP@hBT)。以CP@hBT为陶瓷填料,氨基化碳纳米管(CNT)为导电填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CP@hBTCNT/PDMS介电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CP功能化改性对CP@hBT-CNT/PDMS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对hBT功能化改性后可以有效减少CP@hBT杂化粒子的沉降和团聚问题,增强了其在PDMS基体中的分散性。在1 000 Hz条件下,当w(CNT)=0.75%时,CP@hBT-CNT/PDMS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38,同时介电损耗仍较低。  相似文献   
175.
为了保证直升机在舰船上的安全性,必须使用系留设备将直升机系留在舰船上。直升机的系留问题可简化为由机身刚体、索具和起落架组成的杆件系统,索具只承受拉力而不承受压力,起落架只承受压力而不承受拉力。因此,直升机系留问题为典型的强非线性问题,需要发展有效的求解算法。在考虑大变形的情况下,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建立了求解直升机系留载荷的高性能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参变量变分原理能够准确判断索具和起落架的拉压状态,并将材料非线性静力问题转换为线性静力互补问题求解,极大地提高了结果的收敛性。数值算例中,通过与有限元通用软件NASTRAN和ABAQUS计算结果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精确性、收敛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6.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cuprates is realized by doping the Mott insulator with charge carriers. A central issue is how such an insulating state can evolve into a conducting or superconducting state when charge carriers are introduced. Here, by in situ vacuum annealing and Rb deposition on the Bi2Sr2Ca0.6Dy0.4Cu2O8+σ(Bi2212) sample surface to push its doping level continuously from deeply underdoped(Tc = 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