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5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挠性转子系统碰摩故障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柔性联接的双跨度挠性转子发生碰摩时系统的响应征兆;将振动信号的快速付立叶变换(FFT)幅值谱阵列和轴心轨迹设置为特征参量,对不同截面和2个相互垂直方位的碰摩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碰摩故障在转子间具有传播能力,靠近碰摩部位的响应强度最大;碰摩的典型特征表现为FFT谱中1X分量幅值增大,并出现2X、3X、4X谐波分量;轴心轨迹形状显示出碰摩作用点的截面方位信息;最典型征兆表现为碰摩响应的1X分量所对应的频率坐标降低,其降低幅度与碰摩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2.
马红  马国宏  马洪良  唐星海 《中国物理》2007,16(12):3873-3878
Considering two beams propagate in semiconductor crys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of pump beam-induced intensity attenuation of probe beam due to two-photon absorption (TPA).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demonstrate that TPA coefficient is polarization dependent. For homogeneous materials, probe beam attenuation arises from the imaginary part of diagonal and off-diagonal components of third-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ies.  相似文献   
183.
丁欣  马洪梅  邹雷  邹跃  温午麒  王鹏  姚建铨 《中国物理》2007,16(7):1991-199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unable dual-wavelength Ti:sapphire laser system with quasi-continuous-wave and high-power outputs. In the design of the laser, it adopts a frequency-doubled Nd:YAG laser as the pumping source, and the birefringence filter as the tuning element. Tunable dual-wavelength outputs with one wavelength range from 700~nm to 756.5~nm, another from 830~nm to 900mn have been demonstrated. With a pump power of 23~W at 532~nm, a repetition rate of 7~kHz and a pulse width of 47.6~ns, an output power of 5.1~W at 744.8~nm and 860.9~nm with a pulse width of 13.2~ns and a line width of 3~nm has been obtained, it indicates an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2.2{\%}.  相似文献   
184.
利用多巴胺仿生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并在其表面原位合成银纳米颗粒.复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H2O2的性能以及良好的结合生物分子的能力.将制备的复合物微球作为标记物,将氨基化石墨烯作为基底材料,构建了检测人免疫球蛋白(Ig G)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0.1 pg/m L~15 ng/m L,检出限为0.025 pg/m L.  相似文献   
185.
二溴羟基卟啉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meso-4(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T(DBHP)P)与小牛胸腺DNA (ct DN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探讨了以T(DBHP)P作为光谱探针测定核酸的最佳条件及作用机理。在 pH 4.92 HAc-NaAc缓冲液中,T(DBHP)P在最大吸收波长425 nm处的吸收峰强度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与ct DNA含量呈线性关系,ct DNA含量在0.20~1.80 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24 μg·mL-1。实验中发现Tween-80微乳液的加入能显著增加体系的灵敏度。同时,用摩尔比法测定了DNA与卟啉的结合数为21,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6.
飞秒激光诱导二氧化钛金红石单晶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俊毅  马洪良  鲁波  马国宏 《光学学报》2007,27(10):1909-1912
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研究了近红外飞秒激光脉冲诱导二氧化钛金红石单晶所引起的相变。实验发现当激光的平均功率为300 mW时,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金红石相的Eg模式强度增强,而A1g模式强度减弱,由此得出激光诱导晶体产生了色心;辐照时间为10 s时,锐钛矿相出现;并且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锐钛矿相的拉曼振动模式强度增强,金红石相的减弱。然而当辐照时间确定为1/63 s时,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金红石Eg模式强度与A1g模式强度的比值增加,而没有锐钛矿相出现。  相似文献   
187.
挥发诱导自组装方法(EISA)可以用来模拟自然界中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纳米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合成结构有序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本文就挥发诱导自组装方法的原理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结构有序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MSC材料)的机理、有关影响MSC材料有序结构形成的因素作了详细探讨,并对利用EISA方法制备MSC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8.
马洪良  汤家镛 《物理学报》2001,50(3):453-456
原子光谱中,同位素位移是少数几个能够将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这两个不同的物理学分支联系起来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正一价钕离子所有7个稳定同位素(A=142—146,148,150)之间的能量位移.与已有的结果比较,测量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 同位素位移 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  相似文献   
189.
研究了在玻碳电极利用巯基乙胺固定纳米金、然后纳米金固载癌胚抗体(Ab1),采用脂质体包裹电子媒介体硫堇,脂质体周围联接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癌胚抗体(Ab2)对其传感器进行信号放大,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该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的峰电流随着检测溶液中癌胚抗原(CE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0.05~200 ng/mL CEA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0.20+0.24ρ(ng/mL);检测限为:18pg/mL(R=0.9947)。该免疫传感器可用于临床上对CE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0.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effect of spherical aberrations on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focal region in a 250-kHz femtosecond laser irradiated Ag+-doped borosilicate glass. When a focused beam goes through an interface between air and glass, spherical aberration will result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focal point and then cause a clear change of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long the incident direction. That phenomenon will further influence the 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glass. Here we use Ag nanoparticle formation as a marker for establish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we fi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nanoparticle shows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detailed precipitation proces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