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力学   41篇
数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用理論計算和模型实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圆錐壳的极限承載能力。所考虑的載荷情况有两种:(一)錐壳頂端的軸向集中載荷P。(二)均勻法向內压力p。錐壳底周的支承情况分为径向可移和不可移两种情况。 首先通过若干模型(包括塑料、低炭鋼和石膏模型)实驗,研究了錐壳在上述两种載荷作用下,进入极限状态的几伺和力学方面的規律。在这基础上,按前一工作的能量法,提出一套实用的計算錐壳极限承載能力的計算公式。  相似文献   
32.
这里提出的温度参数法,从计算力学的角度看,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凡是可以用有限元法进行弹性分析的结构,用此法就可以利用这个弹性分析程序进行极限分析和安定分析;而且计算工作最比之其它方法有比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将有利于复杂结构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3.
土体固结分析的一种有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体固结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算法,避免了文[1]求解的迭代过程。文末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34.
多层次联合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次联合结构优化问题,通常含有不同种类的设计变量,例如,当构件的截面和结构的形状同时优化时,设计变量就可分为截面类设计变量{X_(?)}和几何类设计变量{X_g}。对这类问题,本文提出一个有效的求解策略,优化过程的每一步迭代都由两个子问题组成:(1)优化截面类设计变量{X_8}以减少重量,使约束趋于临界:(2)优化几何类设计变量{X_g}以放松约束。为下一轮迭代提供条件。本文的方法收敛较快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自斜拉桥这种结构型式问世后,迅速得到推广且在全世界普及。该结构型式适合于较大跨度的结构,充分利用了高强度钢丝的能力,直接将吊点与塔柱连接起来,工艺比吊桥方便。 但由于钢丝是斜拉的,因此在产生垂直力以抵消重力的同时,还产生了水平向的分力。对于斜拉桥来说,这份水平力需要由主梁承担。在接塔柱的一段产生压力、在接近跨中的一段可能产生拉力。这种水平力对主梁来说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36.
力学与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力学发展的渊源和动力,以及当今力学与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动态系统降维的直接迭代(DI)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8.
发刊词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实验力学这一既可为力学各分支的基本理论研究服务,又可为工业建设服务的学科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实验力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盼望已久的实验力学学报经国家科委批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了锥壳在受均布内压作用时极限分析的一个途径.以薄膜理论的极限载荷为基础,考虑了锥壳的实际支承条件而进行了弯曲效应的修正.同时,利用薄壳的特征值作为小参数,得到了非常简单的理论近似公式 其中σ_T为材料屈服极限,h为壳厚,α为底周半径,r为半锥角;α=1.45或1.65,分别相当于底周支承情况为不可移简支或为嵌固的情况.同实验资料进行比较,理论结果同实验数据符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0.
原文提出的一般变分原理和改进上下限的新办法是很有意义的。对极限分析来说,目前由于求下限较困难,得到的结果较差。采用上下限平均的办法,可能距离真实的极限载荷较远。因而探索一个能得到更接近真实值的新途径是很值得欢迎的工作。原文作者经过初步计算说明,用这个新办法能得到较稳定的结果,初步肯定了这个办法。我们经过试算,感到原文还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需要澄清,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1.原文定理一是一个极大中的极小问题,与弹性理论中的变分原理是不一样的。在弹性体的情形,真实解总是使总势能或余能取极小值。这时,对σ_ij和ε_ij假设一些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