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篇 |
力学 | 12篇 |
数学 | 2篇 |
物理学 | 11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金属有机骨架是一种新型的温室气体CO2吸附材料。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CO2在MOF-5有机链上的6种不同吸附位置及其3种不同构型下的吸附行为。考虑GGA水平下三种不同泛函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比发现GGA/PW91泛函能够较好地计算CO2分子与有机链原子之间的弱范德华力;发现CO2分子与苯环边相交以及与苯环上的碳原子平行是两种吸附能最大的构型;利用Br原子替代苯环上的H原子可以显著增强对CO2分子的吸附能力,为设计具有较高CO2吸附能力的MOFs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引言煤燃烧过程中特别是流化床中为了减少SOZ的排放,一般采用向炉内加入石灰石等添加物的方法。这些添加物质的存在,使挥发分含氮物质的氧化机理异于纯单相氧化。因此研究钙基脱硫剂(CaCO。)及其生成物(CaSO。、煤灰)对NH。和HCN的多相氧化有助于了解实际锅炉煤燃烧过程中脱硫对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Lin[‘]研究了石灰石和CaSO。对NH。氧化的影响。发现石灰石对NH。氧化生成NO具有相当大的催化作用,可使NH3MNO的转化率达65%,而C3SO4存在和空管时NH3氧化结果一致,表明CaSO。对NHa无氧化作用。IisJ‘」在研究Ca… 相似文献
105.
各向同性湍流内颗粒碰撞率的直接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Re_{\lambda } 约为51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内 St_{k}(=\tau_{p}/\tau_{k})
为 0 ~10.0 的
有限惯性颗粒的碰撞行为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以研究湍流对有限惯性
颗粒碰撞的影响. 结果表明,具有一定惯性颗粒的湍流碰撞率完全不同于零惯性的轻颗粒
(St_{k}=0) 和可忽略湍流作用的重颗粒 (St{k} \to \infty) , 其变化趋势极其复杂:
在Stk为 0~1.0 之间,颗粒的碰撞率随 St 的增加而近乎线性地剧烈增长,在
Stk≈1.0 3.0(对应的StE=τp/Te≈0.5)附近,颗粒碰撞率出现两个峰值,在Stk>3.0以后,颗粒的碰撞率随惯性增
大而逐渐趋向于重颗粒极限;在峰值处,有限惯性颗粒的平均碰撞率的峰值较轻颗粒增强了
30倍左右. 为进一步分析湍流作用下颗粒碰撞率的影响因素,分别使用可能发生碰撞
的颗粒对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径向相对速度来量化颗粒的局部富集效应和湍流掺混效应,表明
St_{k} \approx 1.0 时局部富集效应最为强烈,使得颗粒的碰撞率出现第1个峰值;
湍流掺混效应则随着颗粒Stk的增大而渐近增大;局部富集和湍流掺混联合作用的结果,
使得颗粒碰撞率在 St_{k} \approx 3.0 附近出现另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106.
107.
燃煤超细颗粒团聚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有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配合中国目前电站除尘方式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将一种表面具有较高粘附活性的团聚剂溶液喷入烟气中,使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团聚成较大颗粒物后能够被电站现有除尘装置所除去。为了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模拟锅炉烟尘流动的小型团聚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团聚剂对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烟气流量、烟尘浓度、团聚剂流量和浓度等都是影响超细颗粒物团聚的重要因素;若保证烟气温度降低幅度在10℃以内,且烟气流量和烟尘浓度相同时,适当增加团聚剂的浓度或流量,可使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达到70%,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