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1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纯方位的浅海距离特征量解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辐射噪声的LOFAR图中的干涉条纹包含了目标的运动参数和环境信息。当LOFAR图中的干涉条纹模糊或缺失时,其中的目标距离信息将无法提取。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声源目标,仅利用方位信息,通过构造距离特征量和目标方位的关系模型,给出了一种浅海估计距离特征量的补充方法。浅海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伊伦娜·约里奥-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的女儿.尽管没有像她父母那样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举世注目的杰出贡献,但是伊伦娜仍然是有杰出贡献的女物理  相似文献   
53.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固态氩的纳米变截面结构的导热性质,研究发现纳米变截面材料的热阻和热流的大小与方向都相关:当纳米结构沿热流的方向为渐缩时,纳米结构的热阻随热流的增加而增大,而当纳米结构沿热流的方向为渐扩时,纳米结构的热阻随热流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当热流较大时,热流沿渐缩方向时的热阻明显大于热流沿渐扩方向时的热阻,但当热流较小时纳米变截面结构的热阻和热流方向的关系不大.最后依据热质的运动和传递理论的动能效应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54.
<正> 在工科高等数学中,关于傅氏级数收敛问题仅给出以下结论:(未作证明)狄利希莱定理以2π为周期的函数f(x),如果在一个周期〔-π,π〕上,能满足下述条  相似文献   
55.
一、引言 平行平板通道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求解常采用二维假设,用干涉法测量通道内气流温度场也是在二维场的前提下进行.然而,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通道自然对流问题总会有端部效应存在.目前,可以说明二维假设的适用范围的实验结果很少.sparrow曾用质交换的方法研究了通道自然对流换热,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b/h)Ra大于10,则通道两端封闭与否对总换热量无多大影响,系统可看作是二维的.本文着重讨论端部效应对通道自然对流速度场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端部效应的强弱与通道几何尺寸和平板与环境的温差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6.
超低温下金纳米薄膜导电和导热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晶界和表面对电子散射的影响,金属纳米薄膜在导电和导热方面表现出与体材料不同的性质。实验研究了厚度为76 nm的金薄膜在不同温度(3~240K)下的导电和导热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电导率和热导率均大大低于体材料值;薄膜和体材料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趋势相同,热导率的变化趋势相反;薄膜的Lorenz数大于体材料值,Wiedemann-Franz定理不成立。  相似文献   
57.
2,5-噻吩齐聚物链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镛  过丁  叶成  潘美 《化学学报》1987,45(11):1072-1076
本文合成、分离和纯化了一系列2,5-噻吩齐聚物(n=2-5),作为聚噻吩的模型化合物.首次系统报道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1H、^1^3C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以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所得结果与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中性聚噻吩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表面聚噻也具有α-α'连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8.
离子交换树脂程控疲劳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模拟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情况,选用不同磨后园球率的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试样,采用五种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为试剂,在程控疲劳仪上,选行不同周期的渗透试验,定期采样在显微镜下观察裂球的情况,测定树脂由于产生周期性的体积变化而导致疲劳裂球的性能。通过对四十多个样品的测试,观察了树脂磨后园球率与疲劳裂球率的关系;确定疲劳试验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为评估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耐渗透性和耐用性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9.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建立了SnO2以及不同比例Ru掺杂的SnO2超胞模型,在对其进行几何优化后计算了Sn1-xRuxO2(x=0,1/16,1/12,1/8,1/6,1/4,1/2)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并讨论了其晶格参数、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包括分态密度)等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后,晶格参数随掺杂量的增加线性减小,与实验值的偏差在4%以内;掺杂后,在费米能级处可以提供更多的填充电子,使得电子跃迁至导带更容易,固溶体的导电性增强。为Sn1-xRuxO2固溶体电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应用Monte Carlo方法,结合化学反应随机过程理论,模拟钛电极上苯酚电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苯酚降解时间、初始浓度、电极的催化性能及反应中间产物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并渐趋稳定,苯酚初始浓度较高时降解速率快,具有较高催化性能的电极对降解第1步反应的影响较大,可有效减少中间产物停留时间,但控制第1步反应则对降解过程尤其是第2步反应的产物有明显影响,而控制第2步反应对降解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