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8篇
力学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本文对与聚四氟乙烯摩擦后的不同金属底材表面进行了表面化学状态变化的XPS研究,发现了金属氟化物的特征性的F_(1s)峰,证实了在聚四氟乙烯-金属的摩擦过程中确有化学反应发生,该化学反应随着摩擦条件变得苛刻而愈加剧烈。另外,本文还对摩擦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 ,以双十八烷基二硫代磷酸盐 (PyDDP)为表面修饰剂 ,制备了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 (DDP)表面修饰的MnS纳米微粒。采用TEM ,DSC ,XRD和FTIR对表面修饰MnS纳米微粒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表面修饰MnS纳米微粒是由DDP表面修饰层和MnS纳米核心所构成 ,微粒尺寸在 5~ 10nm之间 ,无机MnS纳米晶核具有 γ MnS的晶型结构。DDP表面修饰MnS纳米微粒在氯仿、苯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3.
作者用熔烧法制备了一种以玻璃相为骨架的自润滑复合涂层。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涂层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良好。引入过渡层可以改善涂层与底材间的物理匹配,加入氟化物、稀土氧化物(CeO_2)和三氧化二铬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eO_2添加量为3.0%的涂层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断裂颗粒可能会落入小孔而发生部分滚动,而且小孔中储存的溶液还可以承受部分载荷,因而在本试验条件下这种涂层的摩擦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24.
亲油性硫化锰纳米微粒的化学制备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硫代磷酸(DDP)表面修饰的硫化锰(MnS)纳米微粒,用XPS、FTIR、TGA、TEM和HREM等技术对用表面修饰法得到的MnS纳米微粒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得到的MnS纳米微粒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微粒的分散件好、不团聚,制备出的MnS纳米晶核具有γ-MnS的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25.
作者用多种表面分析技术考察了MoS_2转移膜在50~300℃温度下的失效及其对摩面的化学效应,其中主要是氧化反应。作者认为,在MoS_2转移膜的润滑中控制和利用这种氧化反应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二硫化钼与金属相摩擦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MoS_2转移膜。这种转移膜对润滑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摩擦条件下,不同金属底材上的MoS_2转移膜的牢固程度不同。作者用扫描俄歇电子能谱(SAM)和扫描电镜(SEM)考察了MoS_2在不同金属表面上摩擦转移膜的硫的俄歇电子象和表面形貌,並用氨离子刻蚀技术与俄歇电子能谱(AES)联用,试图鉴别MoS_2与金属底材附着的牢固程度。最后用栓-盘型摩擦试验机评价了各种金属底材上MoS_2转移膜的耐磨性能,并与金属的硬度,金属硫化物的原子化能、金属-硫键键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说明,MoS_2的摩擦转移膜与金属底材附着的牢固程度和耐磨性都难以用物理学说解释,似乎与该金属的化学活性有关,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这些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扫描电子显微已成为一种常规的表面分析方法,它对摩擦表面的研究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用扫描电镜对润滑材料与金属底材的界面、摩擦表面、磨损粒子的形貌和表面组成的分析,並关联了它们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