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篇 |
免费 | 244篇 |
国内免费 | 24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97篇 |
晶体学 | 20篇 |
力学 | 105篇 |
综合类 | 38篇 |
数学 | 252篇 |
物理学 | 6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有序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氧化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目前,我国虽然已开展了治理 VOCs污染的工作,但还缺乏有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VOCs治理技术,因此研发新型高效 VOCs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催化氧化法是公认的最有效消除 VOCs的途径之一,而高性能催化剂的研发是实现该过程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围绕消除 VOCs的高效且价廉的催化剂的研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或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均被认为是有效的催化氧化材料.与体相材料相比,多孔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一方面有利于反应物的扩散、吸附和脱附,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组分(如贵金属等)在多孔材料表面的高分散,抑制活性组分的烧结,因而具有更好的催化稳定性.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多孔金属氧化物在环境污染物消除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以有序介孔或大孔过渡金属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和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典型 VOCs(如苯系物、醇类、醛类及酮类等)氧化的催化性能,重点介绍了四类催化材料,包括有序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Co3O4, MnO2, Fe2O3, Cr2O3和 LaFeO3等)催化剂,有序介孔金属氧化物负载贵金属(Au/Co3O4, Au/MnO2和 Pd/Co3O4等)催化剂,三维有序大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Fe2O3, LaMnO3, La0.6Sr0.4MnO3和 La2CuO4等)催化剂,以及三维有序大孔金属氧化物负载贵金属(Au/Co3O4, Au/LaCoO3, Au/La0.6Sr0.4MnO3和 AuPd/Co3O4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物化性质与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丙酮、甲醛、甲烷或氯甲烷等 VOCs氧化的催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借助二氧化硅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等硬模板,采用纳米浇铸法可制备出二维或三维的有序单一或多级孔道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研究表明,多孔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性能远优于其体相甚至纳米催化剂的.有序多孔材料的优异催化性能与其拥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吸附氧物种浓度、优良的低温还原性、独特的孔道结构、活性组分的高分散以及贵金属与氧化物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等有关.探明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利于从原子水平上认识催化过程,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奠定基础.本文还指出了此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利用硬模板法制备多孔材料的缺点是目标催化剂的收率低,硬模板浪费严重,大规模制备多孔催化剂势必增加制备成本,这些问题有待于妥善解决.与此同时,还展望了 VOCs消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多种技术联用的方法有望最大程度地提高 VOCs的消除效率.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放射性碘分子在Cu2O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计算若干平衡吸附构型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评估了不同特征吸附位的作用。构型优化计算表明所选晶面存在适度的结构弛豫。计算结果表明,与Cu2O(110)表面相比,Cu2O(100)和(111)晶面表现出更高的碘分子吸附反应活性。其中,表面氧原子位(OS)和配位未饱和铜原子位(CuCUS)分别为Cu2O(100)和(111)晶面的能量最优吸附位点。此外,针对几种典型吸附结构计算分析了其电子结构信息,以进一步阐明吸附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7.
meso—四(4—溴苯基)卟啉与Cd^2+的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ween—80存在时,非水溶性meso—四(—4—溴苯基)卟啉(TBrPP)与镉络合显色反应的条件以及对络合物光敏性的机理做了一些初步探讨。络合物摩尔组成比为1:1,ε′为4.5×10~5,镉量在0~0.36μg·ml~(-1)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0034+0.161C,相关系数为0.9997,稳定常数为2.6×10~7,用于烟草、茶叶、环境分析标准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8.
109.
单茚钛与β-二酮钛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Ishihara等[1]首次报道间规聚苯乙烯以来,人们对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各种单茂钛类(包括单茚钛)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2~5].这些单茂钛类催化剂聚合活性高,但合成复杂,催化剂总收率低.近年来,合成方法更为简便、聚合活性较高的新型非茂钛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6~8].至此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催化剂大致分为两类,即单茂钛催化剂和非茂钛催化剂.这两大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各有特点.对它们催化性能进行对比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我们自行设计并合成了单茚钛和β-二酮钛催化剂,对它们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0.
α-甲基苯乙烯阴离子平衡聚合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α-甲基苯乙烯聚合热力学。发现平衡单体浓度不仅与聚合温度有关,而且依赖于引发剂浓度。本文还报导了缔合体和单量体引发β-甲基苯乙烯聚合的平衡常数、聚合热、浆合熵及聚合自由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