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化学   236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95篇
物理学   3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The magnet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granular perovskite system La1-xSrxMnO*3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pin-dependent inter facial tunnel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 effect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whole temperature range below the Curie point Tc for the samp les with concentration x from 0.05 to 0.45.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erfacial tunneling originates from the difference in magnetism between surfaces and cores, and the tunnel-type GMR stems from the field-induced change of interfacial magnetic order.  相似文献   
202.
无痛分娩技术能有效缓解生产疼痛, 降低剖宫产率, 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然而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无痛分娩对母婴是否足够安全, 也没有研究调查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指征的情况. 本文通过分析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常见临床指征, 探讨无痛分娩对母婴的可能影响. 采用麦迪斯顿麻醉系统收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 将进行无痛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 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率及转剖宫产临床指征比率的异同. 在分娩过程中, 观察组(1844例)的转剖宫产率(6.29%)远远低于(P<0.0001, 2=288.75)对照组(2514例)的转剖宫产率(32.10%). 进一步分析发现, 观察组的头位难产指征比率(73.28%, n=85)、宫内感染指征比率(42.24%, n=49)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指征比率(37.07%, n=43)均显著高于(P<0.01, 2=6.68; P<0.0001, 2=36.64; P<0.0001, 2= 188.92)对照组的相应指征比率(60.84%, n=491; 3.84%, n=31; 14.37%, n=116). 与先前的报道一致, 使用无痛分娩技术的确可以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比率, 然而, 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头位难产、宫内感染或胎儿宫内窘迫指征的可能性风险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3.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通过四圆衍射仪,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所测得的芳砜CH3CONH-C6H4-SO2R(R=-CH3,-CH2CONH2,-CH2CH2OH)的晶体及分子结构结果:第二部分,对分子内键角和键长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甲砜分子内超共轭效应的存在,解释了甲砜分子红外吸收的异性是由甲砜基团内超共轭效应引起的,找到了认证甲砜的红外特征峰,并揭示了超共轭效应的某些特性;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204.
利用Monte Carlo模拟数据研究由γ和质子引起的空气簇射中的粒子在羊八井ARGO实验中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不同,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区分原初γ和质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100GeV~10TeV能区可以较好地区分γ和质子。  相似文献   
205.
1前言对酯化反应所用催化剂,一般使用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另外,许多Lewis酸,如三氟化硼、三氯化铝、氯化锌和硅胶等也能促进羰酸提供质子[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亦可用于催化某些酯化过程[2]。L-苯丙氨酸的甲酯化反应,传统...  相似文献   
206.
螺旋手性聚合物在生物与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PTrMA)是一种能分离对映体特别是含芳香环烃对映体的螺旋手性聚合物,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固定相已得到应用[1~2]。但PTrMA在使用时易被HPLC的流动相甲醇溶剂解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合成耐甲醇溶  相似文献   
207.
公路路堤软土地基沉降的一维动态反演预测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Merchant一维黏弹性固结理论解析解,建立了路堤软土地基主、次固结沉降的简化反演预测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便于工程就用的动态反演预测分析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8.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糙米中异丙威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测定糙米中异丙威残留量的简便方法,其检出限为:0.2mg/kg.  相似文献   
209.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贝类组织中米氏裸甲藻(GYM)贝毒素、螺环内酯毒素(SPX1)、大田软骨酸(OA)贝毒素、蛤毒素(PTX2)、原多甲藻酸(AZA1)贝毒素的方法.用甲醇-水(4: 1, V/V)溶液对贝类组织中GYM, SPX1, OA, PTX2和AZA1进行提取,MAX阴离子交换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除OA以负离子选择反应监测外,GYM, SPX1, PTX2和AZA1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5种脂溶性贝毒素GYM, SPX1, OA, PTX2和AZA1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扇贝闭壳肌空白样品添加5种贝毒素的提取率均为78.6%~94.4%(n=6); 精密度(RSD)为6.8%~14.9%.贝类组织中5种贝毒素GYM, SPX1, OA, PTX2和AZA1的检出限分别为0.10, 0.21, 2.00, 0.32和0.04 μg/kg.  相似文献   
210.
王敏  张亮  张威  曹振  谭桂玉  南铁贵  王保民 《分析化学》2013,(10):1555-1560
将克隆到的pat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pat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pat蛋白。用所得到的pat蛋白制备了兔多克隆抗体和鼠单抗2F6。多抗效价>8000,单抗效价为5×104;单抗为IgG1类,轻链为κ型。基于抗pat蛋白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方法(Sandwich ELISA)。检测范围为1.6~100μg/L,线性回归方程y=0.6914x-2.572,决定系数为0.9951。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5个转基因抗虫棉和2个非转基因棉花品种叶片中pat蛋白的含量,其中转基因抗虫棉中的3个品种检测出pat蛋白,其余均未检出pat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