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化学   36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4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81.
这是一个如何安排加工次序的组合优化问题,文章首先建立了一般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对其求解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分枝限界法,保证了所得结果的最优性,且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其次针对某部门所采取的贪婪算法给以了评价,在评价中以其近似解与最优解的接近程度、得到最优解的概率为标准,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对于该问题贪婪算法并不能保证解的最优性,但近似程度较好。而后我们对调整刀具费用为0的情形进行了讨论,首先给出了一个引理,然后给出了一个简明的优化准则:当对各切割平面按其厚费比以不升序排列时,所得次序为最优加工次序,最后利用题中所给数据进行了验证,再次表明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周国  何怡刚  李兵  佘开  朱彦卿 《物理学报》2010,59(8):5606-5612
讨论了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及性能测试方法,以软件定义无线电方式实现了符合ISO/IEC18000-6C标准的无源标签的部分性能测试,研究了部分通信参数动态变化时标签应答功率的变化,并对不同标签的灵敏度进行了测试.所有实验在常规条件下完成,测试研究表明在基带编码采用较小的Tari值、PW为50%以及较高的调制系数时,阅读器能够接收到标签反射回来的最大功率,系统的识别距离最远. 关键词: 射频识别 无源电子标签 标签灵敏度 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83.
在常温下合成了以邻苯二酚为配体,分别以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为抗衡离子的7种手性钼钨八面体配合物(NH2CH2CH2NH3)3[Mo(V)O2(OC6H4O)2](1),(NH2CH2CH2NH3)2[W(VI)O2(OC6H4O)2](2),(NH2CH2CH2NH3)2.5[Mo(V)0.5W(VI)0.5O2(O2C6H4)]2](3),(NH3CH2CHNH2CH3)3[Mo(V)O2(OC6H4O)2](4),(NH3CH2CHNH2CH3)2[W(VI)O2(OC6H4O)2](5),(NH3CH2CHNH2CH3)2.5[Mo(V)0.5W(VI)0.5O2(OC6H4O)2](6),(NH3CH2CH2CH3NH2)2.5[Mo(V)0.5W(VI)0.5O2(OC6H4O)2](7),并在生理条件下对其与ATP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液体NMR研究,发现标题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在纯D2O溶剂中大多数以+5价形式存在,W(VI)被还原为W(V),但与ATP混合后又转化为+6价,配合物原有的顺磁性特征完全消失.研究还发现ATP可以促进中心离子与原配体发生解离.  相似文献   
84.
聂晨光  黄刚 《应用数学》2018,31(4):941-948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移民项和潜伏期时滞的传染病模型,讨论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解的一致持续性,利用Lyapunov泛函和Lyapounov-LaSalle不变性原理,建立了唯一的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将对数灰关联度和IOWGA算子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对数灰关联度的IOWGA算子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定义了优性组合预测的概念,最后通过对税收收入进行组合预测说明该组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且该模型存在优性组合预测。  相似文献   
86.
惯性导航系统水平误差对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监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惯导系统水平误差对监控器精度的影响关系,并对它们之间的误差关系进行了分析与仿真。误差分析与仿真表明,要保证监控器的精度优势,必须提高其水平基准精度,10"的水平精度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87.
The L-shell x-ray yields of Zr and Mo bombarded by slow Ar16+ ions are measured. The energy of the Ar^16+ ions ranges from about 150 keV to 350 keV. The L-shell x-ray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Zr and Mo are extracted from these yields data. The explanation of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diabatic direct- ionization and the binding energy modified BEA approximation. We consider, in the slow asymmetric collisions such as Ar and Mo/Zr, the transient united atoms (UA) are formed during the ion-surface interaction and the direct-ionization i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inner-shell vacancy production. Generall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使用VLC进行光学相关识别时目标图像长宽比的变化对匹配滤波器畸变容限和输出相关峰值的影响。利用非约束纯相位匹配滤波器算法和迂回相位编码方法设计匹配滤波器,对具有确定面积和透过率而长宽比不同的矩形目标进行光学相关识别。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目标图像长宽比增加,匹配滤波器畸变容限减小,相关峰值降低。VLC更容易识别长宽比趋近1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直接熔渗法制备二硅化钼-碳化硅(MoSi2-SiC)复合材料.以碳化硅(SiC)(粒度为0~2.5 mm、≤240目)为主要原料,水溶性树脂为结合剂,经混炼、成型、烘干后得到SiC坯体,再用二硅化钼(MoSi2)(D50 =3μm)粉末掩埋SiC坯体,在真空条件下2000℃保温3h进行熔渗烧结,制备出MoSi2-SiC复合材料.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研究了MoSi2-SiC复合材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采用三点抗弯法测试了MoSi2-SiC复合材料1400℃抗折强度;采用热线法测试了MoSi2-Si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了MoSi2-Si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采用SEM测试了MoSi2-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分别采用风冷法和水冷法对比研究了MoSi2-SiC复合材料、重结晶碳化硅(R-SiC)、氮化硅-碳化硅(Si3N4-SiC)三种材料抗热震性.结果表明:MoSi2在烧结过程中部分发生分解,生成了Mo5Si3,MoSi2、Mo5Si3填充于SiC的内部并实现烧结致密化,使MoSi2-SiC复合材料的显气孔率显著降低至5.7;,体积密度为3.59 g.cm-3.MoSi2-SiC复合材料中MoSi2、Mo5Si3含量分别为10wt; ~ 15wt;、3wt; ~ 5wt;.1000℃下MoSi2-SiC的导热系数为46.5W·m-1 ·K-1,显著高于R-SiC(28.3 W.m-1.K-1)材料、Si3N4-SiC(16.8 W.m-1.K-1)材料.综上所述,MoSi2-SiC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显著优于R-SiC材料、Si3N4-SiC材料.  相似文献   
90.
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因其独特的场相关性能在工程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MRE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导电性MRE在材料设计、力学行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本文从高性能导电性MRE的研制开始,讨论了材料与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导电性MRE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磁、力、电学行为的耦合作用机理和相关物理模型;之后对导电性MRE器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导电性MRE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