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化学   36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4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栅耦合型静电泄放保护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源  贾嵩  孙磊  张钢刚  张兴  吉利久 《物理学报》2007,56(12):7242-7247
提出了一种新型栅耦合型静电泄放(ESD)保护器件——压焊块电容栅耦合型保护管.该结构不仅解决了原有栅耦合型结构对特定ESD冲击不能及时响应的问题,而且节省了版图面积,提高了ESD失效电压.0.5 μm标准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人体模型ESD失效电压超过8 kV.给出了栅耦合型ESD保护结构中ESD检测结构的设计方法,能够精确计算检测结构中电容和电阻的取值. 关键词: 静电泄放 栅耦合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压焊块电容  相似文献   
52.
We analyse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coupled double quantum dot (DQD) device with one of the dots (QD1) coupled to metallic leads and the other (QD2) embedded in an Aharonov-Bhom (A-B) ring by means of the slaveboson mean-field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in this system, the Kondo resonance and the Fano interference exist simultaneously, the enhancing Kondo effect and the increasing hopping of the QD2-Ring destroy the localized electron state in the QD2 for the QD1-leads, and accordingly, the Fano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DQD-leads and the QD1-leads are suppressed.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Fano interference can be quenched fully and the single Kondo resonance of the QD1-leads comes into being. Moreover, when the magnetic flux of the A-B ring is zero,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ity of the A-B ring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is very weak, but this influence becomes more obvious with non-zero magnetic flux. Thus this model may be a candidate for future devi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3.
In situ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iffraction for natural marmatite (Zn0.76Fe0.23S) is performed up to 17. 7 GPa and 623 K. It is fit, ted by the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EOS) that Ko and α0 for marmatite are 85(3)GPa and 0.79(16)*10^-4 K^-1, respectively. Fe^2+ isomorphic replacing to Zn^2+ in natural crystal is responsible for high bulk modulus and thermal expansivity of marmatite. Temperature derivative of bulk modulus (OK/OT)p for marmatite is fitted to be -0.044(23) GPaK^-1. The unambiguous B3-B1 phase boundaries for marmatite are determined to be Pupper(GPa)= 15.50 - 0.016T(℃) and Plower (GPa)=9.94-0.012T(℃) at 300-623K.  相似文献   
54.
应用自行建立的阵列参比电极技术,原位测量316不锈钢焊接样品在12%FeCl3溶液中腐蚀电位分布.同时借助电化学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技术和扫描Kelvin探针对316不锈钢焊缝腐蚀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经焊接的316不锈钢样品在12%FeCl3溶液中,最初时刻焊缝区发生优先腐蚀,而在母材区保持钝化状态;随着浸泡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5.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开始考虑使用基于开源软件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投入使用之前,开源教学平台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开发过程,其中需要重点解决平台的可用性问题,因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发现并解决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可用性问题,是促进人机交互、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开源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指的是系统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诉求,并以浙江大学Sakai开放学习平台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使用了ThinkAloud、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可用性测试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大学Sakai开放学习平台主要功能人机交互设计合理,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用户使用习惯问题,部分功能存在一定的可用性问题,值得学习平台设计者借鉴.  相似文献   
56.
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稳定性的数值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解算子法和延续算法对二维Rayleigh-Benerd对流问题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追踪研究。画出了Pr=1.0时不同Ra所对应的流线,等涡线和等温线图;并求出了对于不同Pr数所对应的临界Ra数,其值大约为2740,计算结果与物理分析相一致与三维实验结果比较也合理。  相似文献   
57.
再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斌刚 《大学物理》2000,19(11):5-6,13
由公式ε=L│dI/dt│出发,只要求出“三维导体”中的等效自感电动势,即可求得自感系数L,并以无限长同轴电缆自感系数的求解为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58.
通过提出二个问题 ,指出某些教材中关于光子质量表述的不妥之处 ,再根据洛仑兹变换公式成立的条件 ,证明了引起这种不妥表述的根源。  相似文献   
59.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绝缘缺陷引发的放电会导致SF6分解,分解产生的低氟硫化物与设备内的微量H2O和O2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研究SF6分解机理对GIS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部分分解物在采样过程中发生转化,因此,实现SF6分解物的原位检测对于研究SF6分解机理是十分必要的。采用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实现了高压放电空间和时间的精确控制,并利用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产生的空间分辨光谱实现了SF6分解物的原位测量。首先研究证明了飞秒激光不会引起SF6的分解;其次,利用飞秒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通道实现了放电空间和时间的精确控制;最后,发现分解物中包含由于高能电子碰撞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大量S和F的离子和原子。研究证明了基于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可以实现SF6分解物的原位检测,为开展高压放电下SF6分解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60.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脱水、取代反应生成4-甲氧基-4’-(1-哌嗪基)查尔酮(2),再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含哌嗪的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4d对肿瘤细胞株Hela和A549均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