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化学   36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4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面向21世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详细阐述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面向21世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由异丁烷和1-丁烯烷基化合成高辛烷值汽油虽已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但由于液体酸催化剂存在许多缺点,寻找固体酸催化剂——分子筛、磺酸树脂及固体超强酸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对超强酸的研究多集中在SO_4~(2-)/氧化物催化剂上,此类催化剂的酸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制备简单,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但存在着积炭、寿命  相似文献   
103.
测定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分布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催化是一类很重要的催化反应,酸碱强度分布和酸碱反应类型之间有着对应关系,因此,对表面酸碱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固体表面酸碱的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是Hammett指示剂酸碱滴定法,但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有色催化剂,神保等研究的Al_2O_3和硅铝上苯酚的升温脱附曲线表明,Al_2O_3上有较强的碱性吸附点。Webb用HF-Al_2O_3吸附NH_3后再脱附并计算表面吸附的NH_3量,认为表面吸附的NH_3多,则表面酸也强,Shirasaki在SiO_2-Al_2O_3上吸附吡啶等气体后,以吸附量x对da/dx(s为吸附热)作图,得到酸碱分布图,Zetllemoyey用吸附热对吸附量的倒数作  相似文献   
104.
CO加H2合成甲醇的工作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其中多采用锌、铬、铜基催化剂。而CO2加H2合成甲醇研究工作尚不很多,其催化剂多数是在CO/H2制甲醇催化剂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05.
报道了观察到的碘分子(127I2)在633nm波段的5组超精细强谱线,并对每组谱线的频率间距及相应振转能级的跃迁强度作出了计算,结果和实验吻合得很好.利用计算结果,对这5组谱线对应的振转能带作出了甄别.由于这些新谱线比用于氦氖激光器稳频的R(127)11.5跃迁强几百倍,因此利用这些新谱线作为半导体激光稳频的参考谱线,得到了功率为3mW的激光输出,这种半导体激光可成为新型光频标.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元素周期系次级周期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制性质变化梯度图,阐明元素性质呈锯齿形变化的次级周期性,并从结构热力学角度分析次级周期性的微观和宏观因素、从化合物性质分析元素次级周期性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乙基-(3-二甲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活化已被氧化的石墨电极,然后将单链DNA(ssDNA-1)固定在石墨电极上。运用核酸杂交技术,使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染料Hoechst 33258 嵌入双链DNA 分子(dsDNA)的碱基对中,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dsDNA-Hoechst 33258 层,通过伏安法测定嵌入Hoechst 33258的氧化峰电流,可以识别和测定溶液中互补的ssDNA-2 片段,ssDNA-2 的浓度在4.8×10- 5~1.1×10- 7 m g/m 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6.0×10- 8 m g/m L。  相似文献   
108.
饱和吸收光谱法常被用于原子和分子跃迁的亚多普勒测量。光学谐振腔除了可增强有效吸收光程,还能够增加腔内的激光功率来饱和非常弱的分子振转跃迁.本文利用精细度达120000的谐振腔,通过腔增强光谱、腔衰荡光谱、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这三种不同的腔增强方法,测量1.4μm处的C_2H_2分子兰姆凹陷.采用不同的腔增强方法确定吸收谱线中心,均给出了亚千赫兹的统计不确定度.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度,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是最灵敏的方法,但如果期望利用它实现亚千赫兹精度的计量应用,还需要对该方法中的系统误差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通过调节实验参数,在绝缘衬底玻璃上成功制备出了三维垂直直立的石墨烯纳米墙(GNWs)材料.生长过程中发现石墨烯的质量和尺寸大小与相应的生长时间有关,利用拉曼(Raman)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石墨烯纳米墙作了表征.并且,利用石墨烯纳米墙超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散热特性,发现垂直直立的石墨烯纳米片-玻璃杂化混合材料在光热感应上有着良好的响应,将有望促进垂直直立石墨烯纳米片-玻璃杂化的混合材料在透明的太阳热装置和绿色保暖建筑材料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管理以及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制药专业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整合课程内容方面,通过迁移与分散、删减与归并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课程的交叉链接,设置基于知识系统性和应用性的教学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团队精心制作课件,教师充分利用传统板书并融合现代教学模式,创设高效课堂;实验教学时,实验项目模块化,基础实验微课化,实验内容网络化;同时,利用“泛雅”资源,积极开发在线课程。化学课程群的创建,促使了化学类课程的协同作用和协调发展,达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