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16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6篇 |
晶体学 | 12篇 |
力学 | 45篇 |
综合类 | 25篇 |
数学 | 101篇 |
物理学 | 3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考察了相同剂量下不同浓度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母液对三氧化二铁悬浮液的絮凝效果.通过电导率和流变行为测试,阐明了随母液浓度增大絮凝效果先变好后变差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母液浓度为0.3 g/L时PAM絮凝效果最佳.根据聚电解质标度理论及流变测试结果,认为此最佳母液浓度(cop)接近临界缠结浓度.母液电导率及加入絮凝剂后的搅拌过程中水体电导率变化表明,絮凝剂浓度高于最佳母液浓度时出现的电荷屏蔽现象使得有效电荷减少,导致高母液浓度下絮凝效果变差.向低浓度母液中添加适量β-环糊精后,环糊精分子通过氢键作用搭桥使PAM分子间距变小,发生协同絮凝形成足够大的絮体,从而使絮凝效果得到改善.这一结果表明,低于最佳母液浓度时由于PAM分子相对孤立形成的絮体不足以沉降,是导致絮凝效果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2.
蒋与刚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3):63-63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获得迅猛发展,同时环境铅污染也日趋严重。儿童是对铅毒性作用易感的人群。我国9省19个城市学龄前儿童铅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幼儿血铅含量超过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即100μg/L)。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有68·7%和37·8%的儿童血铅超标。而美国目前学龄前儿童血铅超标率仅为4%。可见,儿童铅中毒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和公众需共同关注的重要环境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铅中毒对儿童认知功能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铅具有很… 相似文献
693.
聚丙烯“催化合金”组成对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丙烯“催化合金”(PP-cats)组成对等温结晶行为与动力学的影响,并与等规聚丙烯(iP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纯PP相比较,PP-cats的平衡熔融温度明显下降,表明PP-cats中作为主要组分的丙烯均聚物和乙丙无规共聚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PP-cats的结晶初期动力学可用Avrami模型很好地描述,结晶过程均为预先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PP-cats的结晶速率随体系中乙丙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PP-cats的晶体生长速率随体系中乙丙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由于PP-cats熔体的粘度远高于纯PP,使得PP-cats中PP分子链运动能力降低,导致了PP-cats较低的晶体生长速率.此外,与纯PP相比,PP-cats的成核密度大幅度提高,被认为是PP-cats具有快的结晶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4.
695.
本文运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了离子液体OMIPF6中Pt(100)表面结构在电化学双层区随电极电位的变化. OMI+阳离子在Pt(100)表面形成有序吸附结构,并且在约1.2 V宽的电位区间内稳定地存在Pt(100)表面。在电位负于-0.6 V时,有序吸附结构会发生向无序吸附结构的转变. 在电位正于+0.6 V时,较强的静电排斥力才能克服OMIPF6与Pt(100)表面之间的化学作用,从而导致OMI+阳离子的脱附. 研究表明,OMI+阳离子具有的较长烷基侧链与Pt金属产生的较强化学相互作用是影响该Pt(100)/ OMIPF6界面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6.
697.
制备了一种水杨醛类多齿Schiff碱(H3Lds,1),并合成了2种金属配合物[CuCl(H2Lds)]·H2O(2)和[Co2(H2O)2(Lds)2]·5H2O(3)。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分子间氢键将该化合物H3Lds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网络。2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它是一种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的单核铜配合物。而3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它是一种双核钴配合物,其中Co(Ⅲ)处于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2和3借助分子间氢键均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698.
不锈钢钝化膜耐蚀性与半导体特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等电化学测量,研究了经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的不锈钢钝化膜在0.5 mol•L-1 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与其半导体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电化学改性处理不锈钢钝化膜的耐蚀机理. 结果表明,不锈钢钝化膜在负于平带电位范围表现为p型半导体,在高于平带电位范围表现为n型半导体,这主要与组成钝化膜的Fe和Cr氧化物半导体性质有关. 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不锈钢钝化膜比较,发现经过电化学阳极氧化后不锈钢钝化膜具有较低的施主与受主浓度,平带电位负移,说明阴离子在钝化膜表面发生吸附. 低的施主与受主浓度及钝化膜表面负电荷的增强,可有效排斥侵蚀性Cl-在钝化膜表面的特性吸附,有利于提高不锈钢的耐局部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99.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