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7篇
力学   12篇
物理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液体抛撒的液滴尺寸进行研究在军事和民用上是很重要的,国内刚开始使用激光散射仪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利用R. A. Dobbins等人的液体颗粒测量技术,研制了一套既简单又实用的测量液体抛撒过程中液滴尺寸的实验装置——激光散射仪。对于激光与液体微粒的相互作用,当微粒的反射与折射和吸收效应可被忽略时,可导出液体微粒对激光散射的光强公式。只要测量激光被微粒散射的光强,就可推算出微粒的Sauter平均直径。在使用激光散射仪测量液体抛撒液滴尺寸的实验中,用水代替爆炸抛撒液体,测量结果表明:液体抛撒二次破碎中,在固定位置测量到的云雾区液滴Sauter平均直径随测量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云雾区的宽度则随着与抛撒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云雾区前沿的液滴Sauter平均直径随着与抛撒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先逐渐增大然后迅速减小的趋势。为便于比较,对燃料抛撒二次破碎进行了回收法测量和数值模拟计算,其测量与计算结果与用激光散射仪测量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2.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硝基甲烷快速反应波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研制的光谱技术,在爆炸激波管中成功地研究了硝基甲烷和氧混合物快速反应波传播的微观特性。光谱测量结果说明:OH基和H_2O、NH_3的辐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CH_3O、CH、NO_2、CO_2、NO、HCN的辐射随反应波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长;但是CO和CH_2O的辐射呈倒“U”型曲线。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开展含能材料快速反应微观机理的研究探索到一个方法,这种方法投资不大,而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3.
胡栋  王永国 《爆炸与冲击》1998,18(2):145-149
利用OMA谱仪及三台单色谱仪研究了爆炸激波管中铝粉在氢氧爆轰激励下快速反应的发射谱及辐射特性。研究发现:铝粉氧化反应主要机理是铝粉和氧反应;铝粉和水的反应是次要的。铝粉颗粒变细可以明显增强AlO辐射强度,加快铝反应速率。利用我们研制的分光技术测量AlO的三条振动谱线强度,确定了AlO激发温度。测量表明:随着铝粉颗粒变细,AlO激发温度明显提高。利用连续辐射谱确定的辐射温度同样说明添加铝粉可以提高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利用锰铜压力计和楔形炸药样品,同时测定了不同初始冲击波幅值下。冲击波在炸药内的发展过程及炸药内的压力场。得到炸药内延迟引爆距离(或延迟引爆时间)的对数与初始冲击波压力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即称为炸药的Pop图),利用初始冲击波幅值确定的炸药冲击波数据可求得未反应炸药的Hugoniot关系,而利用冲击波在炸药内增长过程中测得的参数所确定的是反应炸药的Hugoniot关系。本文用楔形炸药样品测得冲击波在炸药内的x-t关系以及不同Lagrangian压力剖面说明:冲击波在炸药内的增长并不完全满足单一曲线增长的假设。  相似文献   
35.
汽油云雾中不同氧气、氮气含量对爆轰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栋  邓玉良 《爆炸与冲击》1992,12(4):326-332
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多通道高温计测量汽油云雾爆轰瞬态温度的方法,这种方法既适合云雾爆轰辐射充满光纤接收角,又适用辐射部分进入光纤接收角,我们在激波管内,以光纤传输光能,用多通道高温计测量了汽油云雾中氧气、氮气对爆轰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富含汽油的混合物,增加氧含量可使爆轰温度增加;增加氮含量可导致爆轰温度下降,它和利用传感器测量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利用我们研制的棱镜谱仪探测技术研究了氢反应过程OH、O2的激发辐射特性。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压下氩气、氮气减弱链式反应,降低OH辐射;但是,一定量的氩可以使O2辐射加强。谱仪测量发现,O2辐射迟于OH辐射,它直接证明了O2在链中止后受激辐射。本文还观察了入射波激励和反射波激励下OH辐射强度及感应时间的变化过程。所用的光谱探测技术可用于冲击波激励或高速反应产生的高温高压激励辐射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采用OMAⅢ光多道谱仪、单色谱仪及作者研制的相关测试技术,研究了高温激波管中戊二烯快速反应光谱和点火延迟时间。研究表明:利用各种谱仪技术能较好地研究易挥发燃料的快速反应点火特性。利用谱仪技术所确认的较早出现的反应中间产物来测定的点火延迟时间,与国内外常用的全色光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8.
瞬态光谱法确定环氧丙烷DDT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基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决了燃料爆燃转爆轰(DDT)过程初始阶段弱辐射瞬态光谱测试问题、反应中间产物辐射相对强度定标问题和瞬态光谱测试系统同步控制问题后,从爆炸激波管的6个不同侧窗,拍摄了环氧丙烷DDT过程不同距离处的曝光时间为2~8 μs、分辨率达到0.2 nm的瞬态发射光谱。对所测光谱进行相对强度定标后,得到了主要反应中间产物光辐射强度随燃烧波阵面传播距离的变化曲线, 此曲线反映出DDT过程中反应中间产物的发展过程和其相应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在爆燃阶段,燃烧气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平缓增加,反应中间产物浓度逐渐增大;但在爆燃转爆轰的瞬间,反应急剧增快,反应中间产物的浓度突跃式地成倍增大。其中CO分子和CHO,OH自由基的浓度增幅显著大于其他反应产物,表明这几个基团是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重要基团。  相似文献   
39.
密度高、成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需要高能微焦点大剂量X射线源,高品质电子源是实现这一X射线源的关键手段。基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的主加速器,验证了低发射度、低能散度的高亮度电子束实现高能微焦点的可行性,得到电子束半高全宽尺寸小于70μm的9 MeV微焦点,并初步开展成像实验,双丝像质计焦斑清晰分辨9D号丝,丝直径0.13 mm。  相似文献   
40.
AlH分子结构与分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运用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了 AlH分子的基态(X1Σ+)、第一激发态(A1Π)及第三激发态(C1S+)的电子态及相应的离解极限.并使用SAC/SAC-CI方法,采用D95 (d)、6-311g(d)和cc-PVTZ等基组对AlH分子的基态(X1Σ+)、第一激发态(A1Π)和第三激发态(C1S+)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通过对三个基组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到cc-PVTZ基组是三个基组中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cc-PVTZ基组,对AlH 分子的基态(X1Σ+)、第一激发态(A1Π)和第三激发态(C1S+)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给出了AlH的基态(X1Σ+)、第一激发态(A1Π) 和第三激发态(C1S+)的Murrell-Sorbie函数形式的电子态的完整势能函数,进而得到了AlH分子第一激发态(A1Π)的激发能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