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篇
力学   1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2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采用Lowdin方法计算了处于压缩状态的氦原子团簇Hen(n=3,4,5)的排斥势及其多体展开分量。发现随原子数目或压缩度增大,多体展开式的收敛性变差。多体展开式中两体势分量、四体势分量为正值,三体势分量和五体势分量为负值。因此,在进行近似处理时,两体近似法计算的排斥势偏高。经三体修正后的排斥势必然偏低。该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结果定性符合。发现四体势和五体势分量对高密度氦状态方程仍然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3.
冲击加载下孔洞贯通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模拟了沿〈100〉晶向冲击加载下单晶铜中双孔洞的贯通过程.发现孔洞周围发射剪切型位错环是孔洞塌缩和增长的原因.在拉伸阶段,孔洞首先分别独立增长,随后其周围塑性变形区开始交叠和相互作用,最后两个孔洞开始直接贯通.这种贯通模式和实验对延性材料中孔洞贯通过程的显微观察结果一致.对四种不同θ值(θ为两个孔洞中心连线与冲击加载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模拟,发现在相同的冲击加载强度下,θ=0°和θ=30°的孔洞之间没有相互贯通; 关键词: 纳米孔洞 分子动力学 冲击加载 贯通  相似文献   
74.
侯日立  彭建祥  经福谦 《物理学报》2009,58(9):6413-6418
用两步法构建了一个与温度和压力相关的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剪切模量本构模型,其中的第一步任务是求得沿0 K等温线上剪切模量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即求得G1=G1P,0 K)的函数式.第二步是从0 K等温线上某一给定PG值出发,求出沿等压线上剪切模量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从而最终求得剪切模量本构模型G=GP,T)的具体表达式.在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中都利用了超声波测量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研究结果.用铝为模型材料,对本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G的模型预测数据与试验测量及理论计算数据相比较,无论G的演化是沿冲击压缩轨迹、等熵压缩轨迹、等温压缩轨迹还是等压线轨迹,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故可认为本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铝 本构模型 剪切模量 冲击波压缩  相似文献   
75.
 在对Grüneisen系数高温高压特性不作任何假设的前提下,由冲击雨贡纽数据直接确定了材料零温零压体积、等温体模量及其对压力的一阶偏导。基于上述参数,计算了两种常用压标材料金和铂压缩比至0.5~0.6的0 K物态方程,并通过相应的热压修正得到了金和铂的室温等温物态方程。计算结果与准静水压条件下静高压实验结果具有非常好的吻合性,缩小了早期不同金和铂压标之间的差异。独立来源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交叉检验表明,金和铂的室温等温物态方程计算结果可以用于今后静高压实验的压标。  相似文献   
76.
与韧性金属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冲击压缩下表现出许多异常的力学响应特性,尤其是损伤破坏特性,经常在应变不到1%时就发生破坏。因此对脆性固体的动态压缩特性研究不仅是一个工程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7.
自由电子气模型计算金属材料冲击压缩极限压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简单的自由电子气模型对金属铁、铜、铝、铅的冲击压缩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材料并不能无限地被压缩,存在极限压缩度,随着压缩度的增加,在冲击压力增加的同时,冲击温度也急剧上升,限制了材料的进一步压缩,本文计算的这几种材料的极限压缩度为3.9.  相似文献   
78.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模拟了沿〈111〉晶向冲击加载过程中,单晶铜中纳米孔洞(直径约1.3 nm)的演化及其周围区域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沿〈111〉晶向冲击加载后,在面心立方(fcc)结构中的4族{111}晶面中有3族发生了滑移。伴随孔洞的增长,在所激活的3族{111}晶面上,观察到位错在孔洞表面附近区域成核,然后向外滑移,其中在剪切应力最大的〈112〉方向上,其位错速度超过横波声速,其它〈112〉方向的位错速度低于横波声速。模拟得到的位错阻尼系数范围与实验值基本符合。由于孔洞周围产生的滑移在空间比较对称,孔洞增长形貌接近球形。在恒定的冲击强度下,孔洞半径增长速率近似保持恒定,其速率随着冲击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9.
用冲击压缩线P_H=P_H(v)的泰勒展开式与Rankine—Hugoniot守恒关系式联立,用迭代法求解,导出了以粒子速度(u)多项式方程表示的冲击波速度(D)关系式。所得结果与Pastine及Placesi和Ruoff分别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相同,但是本文的推导过程要简便得多。从本文所用方法的推导中,还求出了D(u)直线表达式适用范围的估算公式。对于一般的凝聚材料,D(u)直线关系适用范围的最高压缩比(ρ2/ρ1)大约等于1.5。  相似文献   
80.
在液体变分微扰理论加量子力学修正基础上,用指数6有效作用势对液H2及其同位素液D2的混合物态方程进行了计算,首次给出了液H2+D2混合冲击压缩Hugoniot曲线和冲击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