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16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双电子复合过程在激光在Au靶耦合物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考虑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平均原子模型,通过与流体力学耦合计算,对双电子复合过程在激光-Au靶耦合物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总体计算,结果表明,双电子复合对等离子体状态及X光转换等有明显影响,特别表现在晕区电子温度、电离度的降低,激光-X光的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X光的发光区域变宽等。  相似文献   
72.
建立了无限区间上二阶积-微分方程的比较定理,用上下解方法证明了无限区间上的Ba-nach空间二阶非线性积-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3.
大尺寸优质钒酸钇(YVO4)双折射晶体生长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硝酸脱水合成的原料,异型大口径铱坩埚,近平界面生长技术以及真空增氧退火工艺,成功地生长出直径为30~35mm,长度为50mm完整透明,无散射中心,无核芯的YVO4单晶.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究空孔间距对巷道掘进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基于大红山铜矿某巷道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双大直径空孔不同布孔间距条件下的掏槽爆破成腔断面积,并对最优方案开展现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空孔间距dv=15 cm时,槽腔断面积为0.1641 m2;当dv增加到dv=25 cm时,槽腔断面积为0.2116 m2,断面积增大28.94%;当 dv增加到35 cm时,槽腔断面面积为0.2436 m2,断面积增大15.1%;但当dv增大到45 cm时,槽腔面积为0.1740 m2,断面积减小17.8%;当dv增大到55 cm时,槽腔面积为0.0951 m2,断面积减小45.3%。对成腔断面积最大的空孔间距dv=35 cm的布孔方案进行现场试验,2号现场试验测得槽腔断面宽度、高度及断面积分别比模拟结果小4.0%、3.4%和4.98%,多次试验与模拟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能够为地下巷道掏槽爆破成腔体积预测的数值方法构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5.
高通量蛋白质结晶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靶标蛋白质的小分子药物研究中,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高通量蛋白质结晶的快速发展为蛋白质结构的快速确定和药物先导的发现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本文综述了高通量蛋白质结晶及其在新药设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6.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舍方法。我们研究了基态的O^3(2s^22p^2P)与氢分子碰撞的解南电荷转移过程.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氢分子的自身转动,我们采用无限阶的冲量近似方法,在入射离子能量为0.1 eV/u到500 eV/u的能量区间。我们得到了非解离碰撞过程的振动态选择单电子俘获截面和解离碰撞过程的单电子俘获微分截面,发现解离碰撞截面大约占非解离过程的10%.这表明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包含解离俘获过程的贡献.  相似文献   
77.
复合振子天线辐射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由电单极子和磁振子组合而成的复合振子天线结构和工作原理,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天线的辐射特性,计算了天线从同轴线的馈电效率,对于单极脉冲和双极脉冲馈源,馈电效率分别为65%和81%。给出了天线的电压驻波比、辐射近场和远场、能量方向图等。模拟结果表明:在H面内辐射方向图是轴线对称的,其形状是心型;在E面内,方向图关于轴线不对称,辐射最大值方向向上偏离大约15°。这种天线具有宽带特性和较高的馈电效率,适合于超宽带电磁脉冲辐射的天线阵列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对参数不确定结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包含原理,采用重叠分散控制策略与保性能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将高层建筑结构划分成一组子结构,对每一个子结构采用保性能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提出了参数不确定结构重叠分散保性能控制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地震激励下参数不确定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以20层Benchmark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叠分散保性能控制策略和集中保性能控制策略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结构系统建模存在误差或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本文提出的重叠分散保性能控制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且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15O(α,γ)19Ne(p,γ)20Na反应链是高温CNO循环向快速质子俘获过程突破的一条关键路径,相关的反应率输入量可通过20Mg的β衰变可布居19Ne共振态并测量其衰变性质来获得。通过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20Mg β衰变中产生的质子与γ射线得到了20Mg衰变的详细信息,并构建了完整的衰变纲图,还进行了19Ne 4 033 keV共振态衰变性质的探索,获得了该态在20Mg β衰变中被布居的分支比上限。通过比20Mg和20O镜像能级跃迁的结果确认了同位旋非对称性,为检验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对于突破路径中有重要影响的19Ne 4 033 keV共振态的性质,有待更高统计的实验进一步研究。The breakout from the hot CNO cycle to the rapid proton capture process can occur via the 15O(α,γ)19Ne(p,γ)20Na reaction sequence, and the β decay of 20Mg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some specific resonances, which will provide detailed nuclear structure input for reaction rate calculations. Th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decay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20Mg wa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emitted particles and γ-rays in the β decay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resolutio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search for the decay channels associated with the 4 033 keV resonance in 19Ne. To test fundamental symmetries, the transitions in the mirror decays of 20Mg and 20O were compared. The precise experimental data presented here would be important to constrai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t is desirable to clarify the astrophysically relevant problem by further experiments with improved stat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通过壳模型计算研究了N=51的同中子素91Zr、93Mo和95Ru中高自旋晕态21/2+的同核异能态现象。计算发现,低角动量的p1/2轨道上的质子是仅在93Mo中存在21/2+晕阱的主要原因。同时,本工作还研究了N=52的同中子素92Zr、94Mo和96Ru中101+-121+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发现94Mo中的101+-121+能级间隙相对最小,考虑到与93Mo的17/21+-21/21+能级相似的组态,这一结果为93Mo中出现21/2+晕阱提供了补充性的论证。Isomerism of the high-spin yrast 21/2+ states of the N=51 isotones 91Zr, 93Mo and 95Ru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hell model calc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w-j πp1/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nly yrast trap in 93Mo. In addition, the relatively smaller 101+-121+ level spacing in 94Mo has been found by investigating the systematics of the 101+-121+ level structures in the N=52 isotones 92Zr, 94Mo and 96Ru. This result provides a supplementary argument to the origin of the 21/2+ yrast trap in 93Mo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onfigurations of 101+-121+ states in 94Mo and those of 17/21+-21/21+ states in 93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