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利用非线性导波检测早期损伤的潜在优势,在于其对微裂纹或以微结构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材料性能退化的敏感性。而长距离传播能力使得振幅具有累积效应的非线性二阶谐纵向导波成为检测管道的理想方法。本文提出了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应力自由弹性固体管道中,产生轴对称二阶谐纵向导波的方案,该方案使用同频零阶纵向导波作为激励波。根据相速度匹配条件得到与此方案相对应的可能的谐导波生成点后,利用另一条件即非零功率流对生成点进行了数值验证,最终确定了在管道中产生二阶谐纵向导波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EAK、SCO和T304作为极压添加剂在铜板带冷轧乳液中的综合摩擦学性能,分析影响基础油极压抗磨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复配后的协同润滑特征,优选了最佳的复配比例,并通过轧制试验研究极压剂复配体系的工艺润滑效果。结果表明:影响基础油极压抗磨性能因素大小顺序为EAK>SCO>T304;硫系添加剂SCO和磷系添加剂EAK复配,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油膜承载能力和极压抗磨性能,当两者添加比例为6:1时复配体系协同作用效果最佳;以EAK-SCO体系配制的乳化液能有效减少轧制过程的摩擦,降低轧制能耗,铜带轧后表面十分光洁平整,因此在铜板带轧制润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王冰  刘三秋  龚黎华 《中国物理 B》2022,31(1):10302-010302
A novel efficient semi-quantum private comparis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d-dimensional GHZ states is proposed.With the assistance of semi-honest third party,two classical participants can compare the size relation of their secrets without any information leakage.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quantum devices,the qubit efficiency of our protocol i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semi-quantum conception via the existing semi-quantum private comparisons.Furthermore,it is un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secure classical authentication channel among participants in advance.It is shown that our protocol is not only correct and efficient,but also free from external and internal attacks.  相似文献   
104.
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上,进行了氯代血红素的MS^1~MS^7 CID质谱研究。在各级碰撞诱导解离(CID)过程中,氯代血红素准分子离子[M-CI]的母环未发生碎裂反应,而与母环以碳碳单键相连的侧基依次失去。通过Hyperchem对氯代血红素分子结构的优化,对比各级质谱图,发现侧基的失去顺序与其键长有密切关系,键长越长,越优先失去。离子阱质谱仪的CID过程碰撞能量较低,有利于进行多级质谱分析,为得到母离子更详尽的结构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5.
新型平面集成光学相关器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加勇  徐平  徐海东  张旭琳  王冰  杨靖 《光学学报》2008,29(9):1735-1739
基于微光学与二元光学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面折叠式光学相关器,将相关器中组成4f系统的傅里叶变换透镜、全息匹配滤波器、输入面和输出集成到一个平面器件上,与另一平面偏振反射镜构成一个反射型的平面光学系统.讨论了相关器的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参数的设计,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模型,计算出其体积可减小至约12 cm3.利用菲涅耳衍射数值模拟方法对系统的图像识别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良好的相关输出结果,证实平面集成光学相关器具有很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06.
硫酸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碳酸氢铵沉淀法富集回收工艺在工业上已经使用了30多年。其突出优点是浸取效率高,沉淀富集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然而,其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在确保浸出液不外泄,水和溶液都能循环利用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控制。近10年来,人们着力于研发用非铵试剂来浸矿,以解决氨氮超标问题。尽管在降低氨氮污染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但是,在以往甚至当前的原地浸矿方式下,收液率很难超过90%,环保问题无法根本解决。本文基于当前该领域与浸取剂,沉淀剂和萃取剂及稀土浸取富集相关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分析了各种试剂和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浸取策略从抑杂浸取到强化浸取以及分阶段的选择-强化浸取的变迁,这种变迁需要后续富集回收技术的支撑作用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和成本。而试剂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耦合和后续富集回收流程的优化来克服。据此,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7.
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海参烷型皂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分别为3β-O-{2-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喹诺糖]-4-O-[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8),25(26)-二烯-16-酮(化合物1,命名为Holotoxin E1)和3β-O-{2-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葡萄糖]-4-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8),25(26)-二烯-16-酮(化合物2,命名为Holotoxin E2).采用CCK-8法考察了包含上述2个新成分在内的共6个海参烷型皂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除Holotoxin E2外,其余5种化合物对MDA-MB-231(I...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智能切削技术中的离子注入过程和退火至开裂过程,重点研究退火至开裂过程中注氢单晶硅微纳尺度下的开裂行为,以及氢原子数目、硅晶体缺陷大小和平均正应力等参数沿注入方向分布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硅晶体开裂经历空位点缺陷形核和生长,但无明显的空隙缺陷局部扩展、空位缺陷生长并引起显著的空隙缺陷局部扩展、空隙缺陷Ostwald生长等三个阶段.开裂位置与注入过程后氢原子分布的浓度峰重合.在三个阶段中,由于氢扩散和变形的影响,氢原子、晶体缺陷和应力的分布随退火至开裂过程进展呈现不同的演化特性.此外,化学成键分析表明氢与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同形式的硅氢化合物,退火至开裂过程中硅氢化合物将发生转化.论文建立的系统定量分析智能切削中晶片开裂的数值方法,可进一步用于智能切削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9.
建立加热卷烟呼出烟气中苯酚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采用真空辅助捕集装置对抽烟者呼出烟气进行捕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呼出烟气中苯酚进行定量分析。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004~0.5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000 8μg/mL,定量限为0.002 6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1%(n=6),加标回收率为81.8%~88.9%。在吸烟机上模拟抽烟者抽吸参数抽吸加热卷烟吸入烟气中苯酚的含量,并研究了苯酚的人体截留率。结果表明抽吸加热卷烟后,人体呼出烟气中苯酚的含量显著低于吸入加热卷烟烟气以及抽吸传统卷烟后呼出烟气中苯酚的含量,人体对苯酚的截留率为79.9%~97.8%,平均截留率为94.0%,与抽吸传统卷烟时人体对苯酚的截留率接近。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纳米刮擦载荷作用下单晶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刮擦变形行为和晶体结构演变,讨论了平面、矩形和三角形表面形貌以及不同刮头半径对单晶CoCrFeMnNi高熵合金表面刮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晶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刮擦过程中的主要塑性变形机理是Shockley不全位错的滑移变形.对于平面、矩形和三角形表面形貌的CoCrFeMnNi高熵合金,平面类型形貌试样具有最大的摩擦系数.在1.2 nm的刮擦深度下,表面的非平面形貌通过位错湮灭的方式降低刮擦区域的塑性变形,减小刮擦区域的摩擦系数从而产生减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