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519篇
化学   992篇
晶体学   45篇
力学   96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328篇
物理学   9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经过卤代反应、Vilsmeier甲酰化反应和Wollf L-Kishner-Huang minion反应合成了4-甲基-5-卤代-2-噻吩甲醛和2,4-二甲基-5-卤代噻吩,其结构经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22.
李贺  陈志奎  梁广川 《电化学》2011,(3):339-342
由电池挤压试验机得到不同荷电状态的电池爆喷失效后的残留粉末.经称量、水溶解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池荷电状态的提高,单位能量升高,电池燃烧温度上升和持续时间延长,其铜箔完好程度逐渐降低,粉末残余量逐渐减少.依据水溶解实验可将残留粉末分为不溶粉末和可溶粉末2种,其中不溶粉末较多,主要成分有C、Co和CoO;可溶粉末较少,主要成分有Li2CO3和LiF.随着电池荷电状态的提高,不溶粉末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粉末含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3.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 以固体K2CO3为载体, 猪去氧胆酸甲酯与芳酰氯反应合成了11个猪去氧胆酸分子钳人工受体.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 IR, 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 同传统方法相比, 该法具有简单、快速、 有效、 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同时考察了这类受体对芳胺和手性分子的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 这类分子钳受体不但对芳胺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具有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4.
分子钳人工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的基本特征, 并在生命活动中起中心作用. 利用合成的人工受体与适当底物间的分子识别以建立化学模型或化学仿生体系对生命过程中的分子识别现象进行模拟研究是生物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前沿富于挑战的课题之一. 按照不同的隔离基, 综述了分子钳人工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5.
分子印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样品前处理是分析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能从复杂样品中选择性分离富集目标物,在复杂样品前处理领域中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膜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6.
Cu~(2+)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氧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转圆盘电极模拟PEMFC阴极,计时库仑、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等电化学方法研究Cu2+电解液对碳载铂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和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位0.49 V下,Pt/C催化剂活性比表面(ECA)明显减小,此际基底可能发生Cu欠电位沉积,从而掩盖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数据拟合指明Cu欠电位沉积占据催化剂表面部分氧原子吸附点位,使该点位桥式吸附的氧原子转变为顶式吸附氧原子.  相似文献   
127.
三基色荧光灯用绿色发光材料,其发光效率对总的光通量影响很大[1],因而探索不同体系的绿色发光材料的合成将意义重大.由于Tb3 离子具有较好的特征绿色发射,所以研究铽的不同体系绿粉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课题[2].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合成温度适中,色坐标x值大等优点,因而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的热门[3-5].  相似文献   
128.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低经济成本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它的研究很多,但对它在爆炸作用下尤其是内爆炸作用下的研究很少,故分析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内爆炸下的变形与破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内爆炸下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具有二条预制狭缝时的变形与破坏情形.结果表明,钢管变形主要发生在靠近狭缝处,变形大小随药量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钢管在狭缝两端出现约45°方向的裂纹,引起钢管混凝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29.
使用PVDF涂层建筑膜材制成的结构,在承受外载荷情况下,力学行为非常复杂。在本文中,重点研究其单元结构在承受外载荷情况下的力学性能。首先,对PVDF涂层建筑膜材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其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参数。然后,以制成的三角框架结构膜单元为对象,在常温条件下,从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加载试验两方面计算得出结构单元在均布载荷下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分布。最后,对其进行强度验证,得出采用膜单元构建大型建筑是安全的结论。试验方法和结果可以应用于膜建筑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0.
制作了一种模块化的光纤传感夹层,对夹层内的光纤传感器的应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应变对传感系数的影响,对埋入到光纤智能夹层中的两种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波长漂移与应变之间具有理想的线性关系,但应变灵敏度由1.2pm/με降至1.15pm/με;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对于非本征F-P光纤传感器,当应变达到350με后,应变与载荷具有较好的线性响应。与非本征F-P光纤传感器相比,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是光纤智能夹层首选的应变传感器。将埋入了Bragg光栅传感器的智能夹层粘贴于某型飞机的翼-身连接构件内部进行监测,实验结果为光纤智能夹层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变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