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19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低还原电位的含活泼氢的烃类化合物及苯腈在消耗性镁阳极存在下的有机电解反应证实了阴极上高分散活性镁的存在, 且其活性比以往方法所得的活性镁的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92.
<正> 高效GPC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显著的优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样品中高分子量部分的降解,因为降解的存在,会影响校正曲线的准确性,从而使计算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产生误差。如果降解严重,则不能用高效GPC进行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本文研究高分子量的P2VP流经高效GPC的Styragel柱后的降解行为,并讨论降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对Cu(DDTC)_2+Hg~(2+)=Hg(DDTC)_2+Cu~(2+)褪色反应,加入另一种显色剂进行显色反应Cu~(2+)+2BCO=Cu(BCO)_2,在450nm处测量Cu(DDTC)_2吸光度的减少,600nm处测量Cu(BCO)_2吸光度的增加,以两处吸光度差值的和作Hg~(2+)的定量测定,从而建立了测定微量汞的双显色剂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ε=3.7×10~4 L·mol~(-1)·cm~(-1)。检出限为0.14ppm,标准物质检验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和5%。  相似文献   
94.
李蛟  柳仁民 《分析化学》2002,30(8):915-919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苯胺的新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内相pH=2,外相pH=11,膜相组成为15%TBP-85%煤油,富集时间为13min的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线性范围为0.1-4mg/L。应用于河水中痕量苯胺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
钢铁合金中基体及掺杂元素钨、钼、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苯基荧光酮对锡的显色。通常采用碘化物与锡反应,以苯为萃取剂;或采用硫酸铍作载体沉淀剂,苯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富集。但这两种方法不仅麻烦,而且工作流程长。本文以EDTA-H2O2络合,硫酸铍为载体沉淀,将钨、钼、钛等  相似文献   
96.
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乙腈为非水介质,建立了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碱的方法。运行缓冲溶液为50mmol LNH4Ac 30mL LHAc 900mL L乙腈,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i.d×47cm,有效长度为40cm),压力进样20s,15kV恒压电泳(25℃),检测波长为200nm。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麻黄碱可在15min内与其它组分分离,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2~14μg mL,检测限为42ng mL。  相似文献   
97.
由萘锂还原无水NdCl3制得的活性金属Nd^#在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中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该反应经水解可生成相应的醇、片呐醇和烯烃,其还原状态不仅与羰基化合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Nd^#:RCOR'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本文还较详细地研究了Nd^#:二苯酮的反应,不同的Nd^#:二苯酮摩尔比以及外加配体或改变溶剂都将改变该反应的选择性。对该反应的机理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0引言Pt金属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常用的催化剂犤1~3犦。为了尽可能减少Pt金属用量,提高Pt的分散度,人们总是选择具有高表面积的基质,如石墨、碳黑、活性碳、分子筛、质子交换膜等,作为Pt金属的载体犤3~5犦。最初,人们以为载体的作用仅仅是提供表面积和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骨架,使Pt微粒可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反应物接触,但是现在普遍认为犤1犦,当Pt金属负载在活性炭上时,它们中的催化性能有一部分应归结于金属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载体的形貌及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着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碳纳米管(CNTs)由于…  相似文献   
99.
钨作为一种重要的核材料,在辐射环境下的微观演化行为与自间隙原子缺陷的扩散行为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构型自间隙原子的扩散行为有助于全面理解材料的微观演化过程.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重点考察了钨中具有不同构型的双自间隙原子随温度变化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彼此互为最近邻的111双自间隙原子,随着温度的升高,从一维扩散演变成三维扩散,在111方向保持稳定的最近邻结构;次近邻111双自间隙原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沿111方向一维扩散,当温度高于600 K将解离成两个独立运动的自间隙原子;而三近邻结构在温度高于300 K就将解离.非平行结构的双自间隙原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形成固着性结构,几乎不移动,但在温度高于1000 K时将转化成移动性缺陷.通过将微动弹性带算法获得的自间隙原子迁移能与阿伦尼乌斯关系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钨中单自间隙原子和双自间隙原子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适于用阿伦尼乌斯关系来描述,而线性关系则能合理地描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非线性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共轭梯度法,我们证明了该方法在强Wolfe线搜索下具有充分下降性,同时还证明了该方法对相应的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且本算法给出了比较好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