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4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杨萍 《大学数学》2001,17(4):58-61
本文对 AHP中不一致性判断矩阵 ,提出与文 [1 ]中不同的更为简便、实用的校正方法 .该方法运用向量范数的概念以及判断矩阵的性质 ,探索出了校正判断矩阵的新途径 .最后辅以实例 .  相似文献   
52.
53.
硼镁合金粉中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分析试验室》2004,23(4):81-82
报道了酸碱滴定法测定硼镁合金中的硼。确定了试样的溶解方法,建立了合理的分析步骤。对3个试样进行分析测定。其方法的回收率为98%~103%,RSD为10%。  相似文献   
54.
针对现行工科大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机算等问题,分析了现行教学改革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从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了解—应用—扩展"的三个阶段数学软件教学模式,解决了过去单一模式下效果不好的问题,对推进数学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5.
比浊法测定铅锌精矿中的微量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萍 《分析试验室》1996,15(1):84-85
本文应用比浊法测定铅锌精矿中的微量氯,通过溶样方法,表面活性剂等条件的选择,使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6.
具有阳极氧化膜的镁合金电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毅  杨萍 《电化学》1997,3(1):79-85
镁合金电极上生成阳极氧化膜的保护技术,使电极耐大气腐蚀的性能大大优于用铬酸盐膜保护的镁电极。阳极氧化工艺条件不同。镁电极的耐腐蚀性和电压滞后性能不同,本文讨论了膜的组成,形态,厚度等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郭永艳  卢良旺  谢婷  张璐  田雁飞  杨萍 《化学通报》2022,85(12):1419-1424
银簇是一类粒径为1-2 nm的银纳米材料,其除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及催化等性能,还具有低毒、强荧光、生物相容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以银簇为研究对象,对银簇的制备、银簇的性能和银簇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荧光银簇的制备、性能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以铬黑T(EBT)为探针,在有Ag+存在的最优条件下,EBT被NaBH 4催化还原,体系在445 nm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基于此构建一种光学测定溶液中微量Ag+的方法。在最优条件下,Ag+浓度在(7.5×10-9~1.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 F=5.59×108 c-31(c,mol·L-1,r=0.9966),Ag+的最低有效检测浓度为6.0×10-8 mol·L-1。在最优条件下,运用该方法对样品中Ag+浓度进行检测,样品中Ag+浓度的检测回收率在98.8%~102.4%之间,RSD=2.1%。该检测方法能够对水溶液中微量的Ag+进行有效定量检测,且操作简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9.
杨萍  侯威  封国林 《计算物理》2011,28(6):875-882
k阶最近邻距离混合点过程分解模型的判断条件进行修正,使该模型的适用范围更接近于真实.数值试验发现,参数R的理论值较大或者较小均不影响模型适用范围的判断条件.对适用范围的理论临界值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该临界值附近的R分析临界值及其附近R与相应的理论值之间的差异,结合计算值,对所确定的临界值进行修正.结果发现:修正后的临界值-般都小于原临界值;无论临界值是否修正,点的个数对临界值的影响相似,即数据点数目较少时,临界值较大,数据点数目较大时,临界值较小;临界状态下,k的初始有效值基本随着数据点数目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0.
在水与甲醇的混合体系中, 2-脱氧-D-核糖与氯代苯胺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三种N-氯苯基-2-脱氧-α-D-吡喃核糖亚胺(化合物1, 2, 3), 它们的结构经过1H NMR和13C NMR的表征. 将单一构型的N-对氯苯基-2-脱氧-α-D-吡喃核糖亚胺(1)溶于氘代DMSO加入几滴重水, 1H NMR 和13C NMR分析显示1异构化为四种构型的混合物. 培养了化合物1, 2, 3的单晶,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对反应形成单一构型产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1异构化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