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5篇 |
力学 | 4篇 |
综合类 | 1篇 |
数学 | 4篇 |
物理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采用R矩阵法研究了二维光子晶体双量子阱的共振隧穿特性.研究发现:光子晶体双量子阱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调节双阱的耦合强度来控制;对称双量子阱中,共振峰发生双劈裂;不对称双量子阱,共振劈裂消失.但是,由改变左手介质和右手介质在双阱中的排列顺序产生的阱介质不对称阱的共振劈裂消失与阱宽不对称的双阱产生的共振劈裂消失不一样.进一步对一维光子晶体量子阱分析后发现,前者是由光在左右手介质中传播的能流方向相反产生干涉相消而引起;后者是由阱宽不同,阱的本征模不一样而引起.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双量子阱
R矩阵')" href="#">R矩阵
左手介质 相似文献
73.
为了更全面、有效地研究刻蚀模型(etching model)涨落表面的统计性质,基于Schramm Loewner Evolution(SLEκ)理论,对2+1维刻蚀模型饱和表面的等高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2+1维刻蚀模型饱和表面的等高线是共形不变曲线,可用Schramm Loewner Evolution理论进行描述,且扩散系数κ=2.70±0.04,属κ=8/3普适类.相应的等高线分形维数为df=1.34±0.01. 相似文献
74.
75.
76.
关于深化中专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收稿日期:1997年11月23日杨毅(柳州市工业学校柳州545000)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利用简单步骤合成了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此类配体含有两个独立的螯合基团,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在(25.0±0.1)℃,I=0.1mol/LNaNO3条件下,用pH法测定了n(配体):n(金属离子)=2:3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从滴定数据讨论了物种的可能构型. 相似文献
78.
通过研究一种新型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O)的减反射作用,探索增加入射光进入Cu2ZnSnS4 (CZTS)太阳能电池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途径.在AM1.5光照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在宽波长范围内具有更好的减反射性能的TCO薄膜,即SiO2/ZnO减反射TCO薄膜(antireflec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ATCO).为了衡量300—800 nm波长范围内的减反射效果,引入了有效平均反射率方法 (effective average reflectance, EAR)进行测算.为充分考虑折射率色散的影响以及TCO, ATCO薄膜与有源层的耦合,本文采用多维光学传输矩阵对各关键材料层的耦合及膜厚进行了优化,以准确衡量最优的减反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常规CZTSSC和ATCO-CZTSSC的减反射性能,得到了新型ATCO膜,可以有效地减少光损耗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
80.
Reflectionless spatial beam benders with arbitrary bending angle by introducing optic-null medium into transformation optics 下载免费PDF全文
By introducing an optic-null medium into the finite embedded transformation,a reflectionless spatial beam bender is designed,which can steer the output beam by a fixed pre-designed angleβfor an arbitrary incident angle.The bending angleβof the beam bender is determined by the geometrical angle of the device,which can be changed by simply choosing different geometrical angles.For various bending angles,the designed spatial beam bender can be realized by the same materials(i.e.,an optic-null medium),which is a homogenous anisotropic material.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y the reflectionless bending effect and rotated imaging ability of the proposed beam bender.A reduction model of the optic-null medium is studied,which can also be used for a reflectionless spatial beam bender with a pre-designed bending ang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