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6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41.
基于对已报道的CCR4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分析,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哌嗪嘧啶类化合物. 采用细胞趋化抑制实验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活性, 其中化合物8a的活性优于目前报道的活性最好的化合物BMS-397; 在小鼠鼻炎模型中, 化合物8a以极低的剂量达到了布地奈德(鼻炎临床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得化合物8a与CCR4 N端40肽的结合常数为(3.6179±0.5976)×104 L/mol.  相似文献   
142.
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光程差非线性的拟合法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晓许  周泗忠  相里斌 《光子学报》2005,34(11):1647-1650
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光程差非线性带来了干涉图周期变化和相位误差,对非线性的拟合法补偿利用采样得到的干涉图进行重构,得到不含相位和周期误差的干涉图,再按照均匀采样函数对干涉图进行二次采样,消除非线性光程差对复原光谱的影响.经过二次采样的干涉图不含周期和相位误差,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软件进行光谱复原.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且利用4次多项式拟合干涉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3.
王伟  高健  张婷  张露  李娜  杨晓  岳工舒 《计算物理》2015,32(1):115-126
采用量子动力学模型研究单材料和三材料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GNRFETs)在不同掺杂情况下的弹道输运特性,模型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方程(NEGF)以及自洽的泊松方程的量子数值解.结果证明:三材料线性掺杂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场效应管(TL-GNRFET)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短沟道效应(SCE)和漏极势垒降低效应(DIBL),而且相对于其它几种结构而言,它有更好的亚阈值斜率以及更高的开关电流比.另外,还研究了非对称栅结构对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栅和下栅同时向源端移动的时候,可以改善器件的电流开关比.  相似文献   
144.
飞秒激光双脉冲在研究光泵浦的超快瞬态过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实现高准确度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实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法的飞秒激光双脉冲参量的测量方法,可实现对共光路传输、具有飞秒至皮秒级时间间隔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的实时测量.实验中采用自相关仪测得了双折射晶体(钒酸钇)分束出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自相关曲线,并用非线性拟合算法求得了飞秒激光双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和强度比参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互相关测量方法相比,克服了参考脉冲参量的不确定性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使测量平均准确度提高了48%以上.  相似文献   
145.
利用TG-FTIR联用分析仪对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分布式活化能模型求解了主要热懈段的活化能,探讨了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关系;利用FTIR结果分析了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的热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生产废弃物主要分三段热解;第一段热解在23~100℃;失重率在12.33%~14.36%左右;主要为C=O键的断裂和CO_2的形成,伴随着少量的苯环从长链分子中断裂.第二失重段约在220~390℃,失重率约为45.09%~47.29%;主要为C=O键的断裂和CO_2的形成、大量苯环从分子成分的长链脱离,同时伴有O-H键断裂、烷烃类的C-H键和取代苯的C-H键的断裂.第三失重段约在380~800℃之间,这阶段失重率为15.01%~15.34%,主要为C=O键断裂,且强度比第二段有所增加.主要热解段第二段的热解活化能在105~165 kJ变化,呈先递增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转化率0.7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6.
考察了水促进的RuCl3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同传统催化剂或无水RuCl3相比,水对α-蒎烯加氢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蒎烷选择性及产物中蒎烷顺反比,且容易实现产物的分离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在RuCl3·3H2O用量1.8mg,α-蒎烯2.5g,m(H2O):m(a-蒎烯)=4:1下,160℃,5M...  相似文献   
147.
Atmospheric pressure micro-discharges in helium gas with a mixture of 0.5%water vapor between two pin electrodes are generated with nanosecond overvoltage pulses.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harges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ime-resolved imaging and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with respect to the discharge morphology,gas temperature,electron density,and excited species.The evolution of micro-discharges is captured by intensified CCD camera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The gas temperature is diagnosed by a two-temperature fit to the ro-vibrational OH(A2Σ+–X^П(2),0–0)emission band and is found to remain low at 425 K during the discharge pulses.The profile of electron density performed by the Stark broadening of Ha 656.1-nm and He I 667.8-nm lines is uniform across the discharge gap at the initial of discharge and reaches as high as 1023m-3.The excited species of He,OH,and H show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behaviors from each other by the measurement of their emission intensities,which are discussed qualitatively in regard of their plasma kinetics.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利用已建立的拟阵代数结构和面环的 Hilbert函数,给出了拟阵中独立集个数的几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9.
本研究在利用相关指数评估重金属(HMs)污染水平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环境分析(NEA)模型、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方法(HHRA)以及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对滇西北某矿区周边特殊环境区域的生态群落之间的风险进行了量化,计算了土壤中HMs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对HMs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土壤微生物、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综合风险分别为2.336、 0.876、 0.114和0.082,表明土壤微生物是最大的风险受体。成年男性、成年女性以及儿童的总危害指数(HIT)分别为0.542、 0.591和1.970,表明儿童有相对高且不容忽视的非癌症风险(NCR)。成年女性和儿童的总癌症风险(TCR)均超过了1.00×10-4,表明土壤HMs对他们产生了癌症风险(CR)。相对而言,Pb是高危金属,占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HIT的比重分别为53.76%、 57.90%、 68.09%。PMF解析得到五个污染来源:F1(工业), F2(农业), F3(生活), F4(自然)和F5(交通)。  相似文献   
150.
基于稀土的应用现状,本研究以人源THP-1巨噬细胞(THP-M)为研究模型,选取了具不同水合粒径大小的LaPO4微粒,研究了它们刺激THP-M IL-1β分泌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入胞途径与IL-1β分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表明,LaCl3在含不同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水合粒径大小不同的磷酸镧微粒;水合粒径越大,刺激THP-M分泌IL-1β的水平也越强;水合粒径约为1μm的磷酸镧微粒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巨胞饮以及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对其介导的IL-1β分泌贡献较大;但陷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对具较小水合粒径微粒的细胞摄入以及刺激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也有较大贡献。研究表明具不同水合粒径大小的稀土微粒可通过不同的跨膜途径进入细胞,从而引起其刺激细胞分泌IL-1β的效应的差异性。这提示微粒的大小以及在体内的入胞方式与稀土微粒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将为稀土的作用模式以及在胞内分布和转运的方式提供依据,有助于稀土的风险性评估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