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6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将磺酸型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在无有机溶剂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预缩聚,以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改性剂,加入双官能团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得到含乙烯基和有机硅封端的聚氨酯作为种子乳液,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混合单体共聚,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磺酸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红外光谱的表征确定了有机硅改性磺酸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此复合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热重分析表明,经有机硅和丙烯酸酯改性后,胶膜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提高了20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胶膜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提高膜的韧性。 力学性能测试及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当有机硅含量为1.9%时,胶膜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25.03 MPa,断裂伸长率为328%,此时膜的吸水率最低。  相似文献   
22.
实验研究了蓝色飞秒激光(1kHz,50fs,400nm)在105 Pa(标准气压)和10-3 Pa两种不同气压环境下,在单晶硅衬底的金属铬膜表面形成亚波长(~250nm)一维周期性条纹结构的情况,分析比较了入射激光能流、样品扫描速度、样品薄膜厚度等参数对表面条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3 Pa的真空环境可以有效改善铬膜表面亚波长条纹结构的形成质量;随着铬膜厚度的减小(100~25nm),表面条纹质量逐渐提高,但当铬膜太薄(≤25nm)时材料表面易出现烧蚀不均匀现象;另外,随着飞秒激光能流密度的降低或扫描速度的增大,条纹结构的空间周期将会减小,此时条纹之间的沟槽内逐渐出现纳米线分布.  相似文献   
23.
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量级的样品,通常要承载在具有支持膜的铜风上观察,铜网上制膜虽然有多种方法,但者需要有一定的过程,经过实践,我们采取无支持膜法用铜网直接捞取TiO2纳米管样品,在诱射电镜下观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TiO2和ZnO表面CO光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TiO2和ZnO表面CO光催化氧化研究中发现,365 nm紫外光照下TiO2表面无活性,而ZnO表面却有明显的CO光催化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主要是由于紫外光照下,ZnO光分解而TiO2没有光分解,从而在表面产生不同吸附形态的氧所致.而且,ZnO表面CO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可在27 h内保持稳定,暗示气相光催化反应中,ZnO不会因为光腐蚀而使其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道了纳米管钛酸在真空-0.1MPa、温度100℃的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处理后的ESR特性及其可见光照的影响.发现纳米管钛酸经一定处理后,不经光照即出现g=2.003ESR信号,该信号是由捕获一个电子的氧空位(Vo)产生的,此信号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532nm的可见光照射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随之增加,达到一定强度值后,不再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源关闭后,信号强度又逐渐减小,但不能恢复到原来信号强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26.
以偏钛酸浆料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管钛酸,并采用TEM,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分析手段观察其形貌和管径大小,测定了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同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纳米管钛酸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管钛酸平均比表面积高达 340m2 /g,最佳的制备工艺是:工业碱NaOH的质量分数为 25. 7 %、偏钛酸浆料的质量分数为 17. 1 %、后处理酸度为pH=1、反应温度为 120℃、反应时间为 20h.  相似文献   
27.
多孔纳晶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2(OEt)2/SiO2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催化剂,利用示差量热、红外光谱和微反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热稳定性、化学吸附性质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Ni2(OEt)2/SiO2中的Ni2+与载体SiO2表面的O2-以双齿配位形式键合;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吸附态和碳酸单乙酯基物种两种吸附态,丙烯则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甲基丙烯酸.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反应物分子共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同一活性单元上,羧酸根和丙烯解离吸附态的形成是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8.
甲醛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 电子自旋共振(ESR)及自旋捕获 电子自旋共振(ST ESR)等物理方法对甲醛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吸附状态、自由基中间物种及反应机理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催化氧化空气中微量甲醛的反应条件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空 气中的氧气被光生电子还原为•O-2,微量水被空穴氧化为•OH.二者为甲醛的深度氧化提供了高活性的氧化剂.甲醛是通过中间产物甲酸而氧化为终点 产物二氧化碳的.  相似文献   
29.
本文简介了Atom Scan 2000型顺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主要组合部分和仪器性能;通过实验对该仪器难以掌握的“定准峰位”方面,初步摸索出了在实际中所采用的方法以获得其谱线最大强度值;通过不同数据说明了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在分析中对光谱线干扰及背景校正方面较难掌握,特别是对扣除背景方面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用解析方法证明了部分子演化模型可为双重X重新标度模型提供物理基础,进而利用修正的Alteralli-Parisi方程描述小x区域的核遮蔽和反遮蔽效应,以改进部分子演化模型,使我们不必引入核遮蔽因子便可统一地描述EMC效应、核遮蔽和反遮蔽效应.最后,利用改进的部分子演化模型相当好地解释了核Drell-Yan过程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