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7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金伟  凌永顺  路远  同武勤  杨丽 《发光学报》2007,28(5):792-797
为了避免早期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一些缺陷,如:"串扰"和"交叉"效应以及电路连接比较复杂,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基于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10控制芯片和晶门科技公司的SSD1339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电路。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以及芯片SSD1339和LPC2210的主要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了SSD1339的8080系列并行口和LPC2210外部存储控制单元的读写时序;分别利用LPC2210的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和外部存储控制单元,成功的控制SSD1339驱动128RGB×128点阵有机电致发光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早期驱动控制电路的缺陷,而且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屏显示出高质量的图片;用外部存储控制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约80 Hz的驱动帧频;而使用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单步跟踪数据的传输,因此它具有方便查错的优势。本次实验为在不同的集成环境下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3,9-咔唑低聚物[(3,9-carbazole)n(n=1,2,3,4,6,8)]体系进行了全优化, 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合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 用ZINDO和TD-DFT方法计算得到吸收光谱; 分析了各种能量的变化及光谱规律. 用外推法由低聚物分子的各种性质与聚合度n相联系得到高聚物的性质, 将所得结果与2,7-咔唑(2,7-carbazole)及类似聚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3,9位聚合的咔唑整体共轭程度降低, 光谱蓝移, 其IP值和聚芴相近, 可以作为空穴接受材料应用于多层电子荧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 用CIS方法进行优化得到部分分子的S1激发态结构, 用ZINDO和TD-DFT方法得到对应的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23.
丝素膜修饰电极pH电荷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丝素膜的带电特性,其等电点在pH4.5附近,利用丝系膜在等电点前后的两性荷电特性和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研制了丝素膜修饰石墨电极,多巴胺在膜中的表观扩散系数为2.65×10^-7cm^2/s,其电极反应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8.9×10^-6cm/s,电极用于神经递质类化合物体系的测定中,验证了此修饰电极的pH电荷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24.
由于氯化银{100}面扁平微晶乳剂的一系列优点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使它备受当代影像科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但研究者也一直被该乳剂在化学增感时总是伴随高灰雾的难题长期困扰. 在明胶水溶液的保护下制备了粒径 5 nm的Ag2S纳米颗粒, 并通过感光性能研究发现: 该颗粒用作化学增感剂对氯化银立方体和{100}面扁平乳剂增感时, 比传统使用的Na2S2O3增感剂优越, 在低灰雾水平下获得了较高感光度, 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氯化银{100}面扁平微晶乳剂增感的难题. 用漫反射光谱(DRS)作探针, 跟踪记录纳米结构Ag2S增感剂加入后氯化银晶体表面上纳米Ag2S增感剂颗粒的演变情况, 为新型纳米增感剂的优异增感特性提供了机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25.
迟忠美  杨丽 《色谱》2022,40(6):509-519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药物为手性化合物,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但药理活性不同,且常以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对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在生物、环境、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与广泛使用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相比,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作为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低、选择性高和分离模式多样化等诸多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手性分析领域中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分析方法之一。CE-MS结合了CE的高分离效率和低样品消耗以及MS的高灵敏度和强结构解析能力,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CE杰出的手性拆分能力与MS优势的结合,亦使CE-MS成为实现手性化合物高效分离分析的完美组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基于不同CE-MS分离模式的高性能手性分析体系层出不穷,如电动色谱-质谱(EKC-MS)、胶束电动色谱-质谱(MEKC-MS)和毛细管电色谱-质谱(CEC-MS)等,并成功应用于医药、生物、食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手性化合物分析。该文主要综述了2011~2021年,CE-MS在手性化合物分析领域的技术、手性选择剂(如改性环糊精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的使用以及在医药等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不同手性分析模式的局限性,为未来的CE-MS手性分离分析技术发展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利用Kragten数值方法对医学检验中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活性浓度测量模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基于不确定度传播率的方法(GUM)基本一致,方法间计算的偏差均来自与该测量模型输出量呈非线性的输入量的贡献.推导出了非线性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解析式,表明Kragten法和含一阶项的GUM法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仅与各输入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呈函数关系.考查了逐渐增大的样品体积相对不确定度值(u(VS)/VS)对Kragten法计算的uc影响趋势,并与GUM法进行了比较.当相对不确定度的值增大而使测量结果非线性地取决于1个或多个输入量时,Kragten法仅给出了估计的标准不确定度,此时GUM法中的高阶项部分不应该被忽略.本研究对将Kragten法用于此类非线性模型的不确定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联合稀疏重构的红外小弱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学习序列图像内容而构建的空时联合字典能同时刻画目标或背景的形态特征和运动信息;利用多元高斯运动模式从空时联合字典中提取出目标空时字典和背景空时字典,目标空时过完备字典描述移动的目标,背景空时过完备字典表征背景噪声。将连续多帧图像在空时联合字典上进行稀疏分解,然后分别利用目标空时字典和背景空时字典中的最大稀疏系数及其空时原子重构信号,获取重构残余能量差异来区分目标和背景。试验结果表明,由同源的空时字典重构的残余能量小,而由异构的空时字典恢复的残余能量大,该方法不仅能提高序列信号表示的稀疏度,还能有效提高小运动目标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28.
焦书燕  马金飞  杨丽  徐括喜 《化学研究》2010,21(4):52-54,57
以N1-氨基丁基-N1,N4-二叔丁氧羰基-1,4-丁二胺和手性甲酰基联萘酚为原料,经缩合后用NaBH4还原,产物提纯后脱保护,得到目标产物S-6和R-6,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MS测试确认.  相似文献   
29.
采用Gaussian 03程序包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 研究了三(8-羟基喹啉)铝(Alq3)的3种氟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子光谱, 讨论了氟原子在不同位置取代对Alq3的前线轨道、HOMO-LUMO能隙以及电子光谱的影响, 发现氟取代使Alq3的前线轨道能级降低, 在6位碳上氟代的Alq3的HOMO-LUMO能隙变大, 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蓝移, 而在5和7位碳上氟代的Alq3能隙变小, 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红移. 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事实基本吻合, 证明在Alq3分子的合适位置进行化学修饰可实现蓝色发光.  相似文献   
30.
杨丽  王清月 《中国物理 B》2009,18(10):4292-4297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deposited dots on the 40~nm-thick copper film by the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forward transfer that depend on the irradiated laser fluence have been studied, and the variations of orderliness of the diameter of deposited dots on the quartz substrate and forward ablated dot on the donor substrate with increasing pulse fluence have been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thinner copper film would generate larger-sized ablated dot and deposited dot at the threshold fluence for transfer. By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ystal form of the transferred copper films is unaltered and the size of the crystallites is dimini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