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4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线性加权方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Using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error-avoiding code, we present two new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tocols over a collective noisy channel, i.e. six-photon and five-photon quantum error-avoiding code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protocols using four-photon and three-photon quantum error-avoiding code, the qubit efficiencies of the new protocols have increases of 16.67% and 5%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security of these protocols is analysed with a conclusion that the new protocols are much more secure than the four-photon and three-photon ones.  相似文献   
3.
电镀烧结法制备Ti/SnO2-Sb2O4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1):1173-1176
The Ti/SnO2-Sb2O4 electrod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electroplate-sinter method. The effect of SbCl3 adding amount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its electrode lifetime and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DX, SEM and XRD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de appear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the SbCl3 adding amounts was 0.2g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550℃. In optimized conditions Ti substrate was entirely covered by SnO2-Sb2O4 and the combinations among them were tight. Due to the use of electroplate metho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and the electrode lifetime were increased, so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探讨了多(\)C=N-基空间不对称Schiff碱的合成, 合成了含有2个以上不同位置(\)C=N-基团的Schiff碱, 即四甘醇醛和2,4-二羟基苯甲醛缩双赖氨酸(TBLY)与稀土的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磁化率、光谱及1H NMR, 1H,1H COSY, 13C NMR谱等表征, 确定其组成为Ln3(TBLY)(NO3)3@nH2O (Ln = La, n = 3; Ln = Nd, n = 5; Ln = Gd, Dy, Yb, Y, n= 7). 以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计算并探讨了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中所观察到的烯胺键的存在. 该类新Schiff碱配合物不需助催化剂即可单独催化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转化率可达80%, 黏均分子量约为22万.  相似文献   
5.
光学纯的硅取代氨基酸是一类非天然的手性氨基酸合成子,在药物,植物保护 剂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包括化学不对称合成 及化学合成外消旋体-生物学拆分两种,综述了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同时测定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近红外光谱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7个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水溶液的混合体系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00g/L、0—200g/L、0—300g/L,模型校正集的标准误差(SEC)分别为1.4、1.8、1.4g/L;用该模型对6个样品进行分析,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2.6%和1.8%。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分别为0.985、0.973和0.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3、0.9644和0.9172,分析模型的预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0%、2.4%和5.4%,该结果可替代经典分析方法,满足农产品快速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合成Ln(Ⅲ ) Cu(Ⅱ )与全新型直链醚 氨基酸Schiff碱的异核配合物并提出合成方法 .经元素分析、磁化率、光谱及 2D COSY NMR等表征 ,确定其组成为 [LnCu2(H2 TALY) (NO3 ) 5 ](NO3 ) 2 ·nH2 O (Ln =La ,Nd ,Sm ,Gd ,n =4;Ln =Yb ,Y ,n =3) ,式中H2 TALY为四甘醇醛缩双赖氨酸Schiff碱 .探讨了配位作用 ,特别有意义的是该类新配合物在不加助催化剂时 ,可单独催化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转化率可高达1 0 0 % ,分子量约为 1 2万 ,它们可能成为一类具有特点的新催化剂体系 ,同时证明脂肪族Schiff碱配合物对MMA聚合反应也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α-Al2O3纳米粒子对Co-Ni合金异常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刚  李宁  周德瑞  徐柏庆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0):1226-1232
为了研究在电化学复合共沉积过程中,惰性纳米粒子和金属离子、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合金电化学共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从两个吸附过程出发: 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H+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纳米粒子迁移到阴极表面,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采用Zeta电势和稳态极化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纳米Al2O3粒子和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而分析了纳米粒子对Co2+和Ni2+还原沉积的影响规律.通过对阻抗数据的拟合,讨论了Al2O3纳米粒子对等效电路中各物理参数的影响.在H+和不同金属离子在纳米粒子上发生竞争吸附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粒子和合金共沉积的可能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0.
双核铜Schiff碱新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型四甘醇醛缩苯丙氨酸Schiff碱与铜的双核配合物. 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热分析、1H NMR及EPR谱等方法确定配合物组成为[Cu2L(NO3)]NO3. 此配合物可单独催化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浓度、溶剂以及聚合温度和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聚合条件为: MMA/催化剂= 500(摩尔比), [催化剂] = 7.5×10–3 mol•L–1, 1,4-二氧六环为溶剂, 80℃, 6 h, 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可以获得转化率为80%, 粘均分子量为72万, 间同立构含量为60.5%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此外, 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十分显著的清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