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化学   241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基于风险度量准则CVaR,构建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心理行为下基于努力成本分担的回购契约的双渠道决策模型,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经过理论求解与算例分析,深入分析了公平偏好、成员的风险规避特性和回购契约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与制造商越厌恶、规避风险,订货数量就越低,他们的利润和供应链的利润都将降低;零售商的订货数量伴随公平偏好系数和批发价的增大而减少.但即使考虑渠道成员的风险规避性和公平偏好特性,只须回购契约的参数取得当的值,就可以协调双渠道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2.
煤矿安全管理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群体,而利益群体内部又存在不同的分类.依据演化博弈理论,针对安全管理中利益群体中子总体对成功主体的模仿行为,建立多总体复制子动态博弈模型,再利用动力系统相位图分析对煤矿安全管理相关各方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企业职工技术水平对煤矿安全管理效率的影响,以及惩罚激励、安全培训等措施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以原位红外加热附件(in situ FTIR)跟踪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用二维红外相关光谱(2D-IR)研究其固化机理.In situ FTIR系列图谱显示苯并噁嗪发生热开环反应后,生成的中间体以两种形式存在,含有C N键的中间体不再继续链的增长,其中一部分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含有亚胺正离子C N+的Schiff碱;含有碳正离子的中间体继续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生成含有羟基、三取代芳香醚和Mannich桥结构的自聚产物.通过2D-IR的分析,进一步给出固化过程中关键基团的变化顺序,确定了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自聚产物结构含有三取代芳香醚和Mannich桥结构.  相似文献   
134.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2-甲基-1,3-丙二醇(MPO)和新戊二醇(NPG)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食品接触材料经迁移试验后,所得浸泡液经苯硼酸溶液衍生化、正己烷萃取后,GC-MS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优化条件下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MPO和NPG在4%乙酸、10%乙醇、50%乙醇和异辛烷中的检出限均为0.01 mg/L;线性范围均为0.02~0.10 mg/L;在95%乙醇中,MPO的检出限为0.30 mg/L,线性范围为0.50~1.6 mg/L,NPG的检出限为0.03 mg/L,线性范围为0.05~0.16 mg/L。该方法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0%~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9.5%。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能较好地实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MPO和NPG迁移量的测定,满足我国法规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5.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对硝基苯酚(PNP)在乙腈中的氧化还原机理,并结合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计算得出反应中自由基阴离子和二聚体可能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和快速扫描红外光谱验证了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PNP在乙腈溶剂中发生较复杂的自质子化反应,并且PNP的电化学行为受其浓度的影响.当PNP浓度较高时,PNP在还原成自由基阴离子后发生自质子化作用,然后自由基阴离子与质子化产物得到电子发生二聚反应,随后PNP阴离子还原成二价阴离子;当PNP浓度较低时,电化学还原机理会发生改变,二聚现象消失,阴离子自由基继续还原.  相似文献   
136.
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技术测定功效印刷品中3种驱蚊成分的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进行超声提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利用毛细管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μm)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驱蚊功效物质色谱分离良好,在质量浓度0.1~1.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相关。方法定量限(10S/N)为1.25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0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8.1%(n=6)。该方法快速、可靠、准确、简便,适用于驱蚊功效的印刷品中3种驱蚊功效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37.
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为受体的光伏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退火的后处理方法制备薄膜样品,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共混膜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熵值统计方法对AFM形貌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结构为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3-己基噻吩:[6,6]-苯基-C61-丁酸甲酯/金属铝(ITO/PEDOT:PSS/P3HT:PCBM/Al),研究了给受体共混比例(质量比)对活性层薄膜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体PCBM含量的增加会影响P3HT给体相的有序结晶,当给受体比例为1:1时,活性层薄膜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吸收特征,且具有较好的相分离和结晶度,基于该样品制备的电池器件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三种比例的最大值(2.77%).表明退火条件下,改变给受体比例可以影响活性层的微纳米结构而最终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探究cis-[Ni(NCS)2tren][tren:三(2-氨基乙基)胺]的手性来源,本文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溶液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固体紫外圆二色(CD)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等对cis-[Ni(NCS)2tren]的一对手性晶体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性晶体由结晶过程中的镜面对称性破缺而形成;三角架型配体tren配位后的特殊手性构象(δδλ,λλδ)是cis-[Ni(NCS)2tren]的主要手性来源.络合物固体紫外CD谱所呈现的Cotton效应可能来自其螯环手性构象以及手性金属中心对NCS-配体的π-π*跃迁和荷移跃迁生色团的手性微扰.对20批次合成产物进行固体CD检测的统计结果表明:它们的对映体过量(ee)值在39%-100%之间.  相似文献   
139.
张宝龙  李丹  戴凤智  杨世凤  郭海成 《物理学报》2012,61(4):40701-040701
本文针对彩色滤光膜(color filter, CF)硅覆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微显示器件(microdisplay)中的微型彩色像素建立了三维光学模型. 这个三维光学建模主要分为三个过程, 即彩色液晶器件的机电特性分析, 利用扩展琼斯矩阵(extended Jones matrix)计算器件的光反射率, 以及采用标准RGB(standard RGB, sRGB)协议将CF-LCoS微显示阵列中各像素点的光反射特性还原成彩色图像. 通过上述过程建立的三维光学模型用于CF-LCoS的光学特性研究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 模拟得到的CF-LCoS微显示器的光学特性与实验结果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140.
宋德王  牛原  肖黎鸥  李丹 《计算物理》2013,30(5):783-790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Mn原子掺杂在ZnS(11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对于单原子的掺杂组态,替位表面第一层的Zn原子时体系形成能最低,说明该层是最稳定的掺杂位置.体系总磁矩取决于Mn原子的局域环境.而对于双掺杂组态,当Mn与Mn之间呈短程铁磁耦合作用时体系最稳定.这可由Mn原子和近邻S原子的p-d杂化作用解释.此时,体系的居里温度估算值为469 K,明显高于室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Mn原子和受主半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旋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表明,该掺杂材料可以很好的用来制作稀磁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