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4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用电化学、紫外-可见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谱研究了铝(Ⅲ)对多巴胺和左旋多巴氧化的化学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铝(Ⅲ)均能促进多巴胺和左旋多巴的氧化,这一促进作用提高了用多巴胺和左旋多巴作电活性配体示差脉冲伏安法间接测铝的灵敏度。但是抗坏血酸有抑制铝(Ⅲ)的催化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杰  张学景  邹永 《广州化学》2004,29(2):36-44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变疾病,其病因仍未确定。文章综述了近年来AD的研究以及所出现的AD治疗药物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3.
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乳化种子单体滴加法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微乳液。对合成条件及微乳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粒度仪(PCS)对微乳液的结构和粒子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聚反应,生成的微乳液粒子大致为球形结构,粒子大小比较均一,粒径较小。  相似文献   
34.
朱杰  张辉  张鹏翔  谢康  胡俊涛 《物理学报》2010,59(9):6417-642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LaSrAlTaO3(LSATO),LaAlO3(LAO)和SrTiO3(STO)的单晶倾斜衬底上成功制备了Pb(Zr0.3Ti0.7)O3(PZT)薄膜,在三种倾斜衬底上生长的PZT薄膜中都首次发现了LIV效应.对PZT/LSATO薄膜在a,c轴两种不同取向择优生长下的LIV效应做了研究,发现在薄膜c轴取向择优生长 关键词: 激光感生电压效应 铁电薄膜 薄膜生长取向 原子层热电堆  相似文献   
35.
徐向华  朱杰  郭强 《声学学报》2005,30(5):457-461
为减少语音识别中声学模型的参数量,提高参数训练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升值法模糊聚类的异音混合共享模型。在决策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初始三音子模型的高斯函数做模糊聚类得到该模型的高斯码本,并进一步通过对模型的方差做模糊聚类完成对方差的共享。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相近高斯数量的传统异音混合共享模型相比,提出的异音混合共享模型的高斯权值数减少77.59%时,识别率提高7.92%;与相近参数量的三音子模型相比,方差共享的异音混合模型误识率降低了3.01%。  相似文献   
36.
软x射线平面镜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平面反射镜在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实验.实验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束线及反射率计靶室,在束流强度40—120 mA、贮存环电子能量2 GeV专用光运行模式下,在50—1500 eV能区,做了四种材料平面镜在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标定过程用高灵敏度无死层的硅光二极管代替x射线二极管作探测器,使输出信号提高2—3个数量级.最终给出C,Si,Ni和Au四种材料平面镜在1°—7°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曲线,并把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对和分析.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平面镜 反射率 标定  相似文献   
37.
朱杰  许杏祥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7,45(2):150-153
本文报道了1,6-醛酮化合物3的选择性保护方法.1,3-丙二硫醇可选择性地保护酮基得5,甲醇可选择性地保护醛基得7.5和7均可转变成2而2是合成青蒿素的关键中间体.  相似文献   
38.
许杏祥  朱杰  张联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9,47(8):771-774
本文根据具有双氢青蒿乙素这类结构的化合物, 其内酯构型和内酯羰基α-位氢的化学位移间存在的经验性规律, 推定了脱氧青蒿素碱降解产物的内酯构型应为β-顺式内酯构型2, 并通过合成此降解产物加以证实, 同时讨论了降解产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39.
基于属性测度的聚类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属性测度概念的基础上 ,运用属性聚类网络方法解决模式识别问题 .本方法在期货价格趋势分析中有较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青蒿素类似物的立体专一性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杏祥  黄大中  朱杰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2,40(11):1081-1083
青蒿素(1)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抗疟新药.它的结构包含一个C—O—O—C基团并连接着C—O—C—O—C的交替排列,这种特殊的结构可能与其抗疟活性有关.我们曾用青蒿酸(2)进行光敏氧化,经由⊿5-烯-4-氢过氧化物3合成了天然青蒿素B(4)[1].因而若从5得3的双氢化合物6,再经臭氧化和内分子缩酮反应,似可在C4和C6位之间架一个过氧桥,从而得到一个类似青蒿素结构的化合物.根据这一设想,我们已成功地合成了这个化合物.具有这种独特结构的过氧化物还是首次被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