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陈湧  朱宁  李子龙  孙文华 《中国化学》2003,21(5):491-493
IntroductionSincetheexcellentcapabilityoflatetransitionmetalcomplexesforolefinpolymerization ,wasdiscoveredbyBrookhart1andGibson2 ,theinterestinthesecatalystshasgreatlyincreasedinbothacademicandindustrialresearches.3Unfortunately,intheolefinpolymerizationprocessinitiatedbylatetransitionmetalcomplexes,thepolyolefinsproducedoftendepositatthereactorwallsandstirringdevice ,whichwillbedisadvantageoustothefurtherapplicationofthesecat alysts.Inordertoovercometheseproblems,theheteroge nizationoftheho…  相似文献   
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研究材料形态、形貌的强有力工具,并广泛用于载体催化剂的研究[1~4].在工业化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中,通常需要首先进行负载化,由于无机和有机载体各自具有特殊的优点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何利用不同类型载体进行复配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载体,已成为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工作合成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MA)/SiO2复合载体,负载了TiCl4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既可以避免由纯无机物为载体而引入过多的无机灰分,又能克服仅用聚合物为载体而造成的负载率不高的缺点,同时保持了无机载体固有的刚性和聚合物载体官能团多分布性的特点.该类复合载体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为获得复合载体化催化剂形态及其对聚合产物形态影响的信息,我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跟踪催化剂和聚合物的形态,本文将报道该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4.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的铜(1)配合物,[Cu(bdppmapy)(2,2′-bipy)]BF4(1)和[Cu(bdppmapy)(2,2′-bipy)]I (2)(bdppmapy=N,N-二苯基膦甲基-2-氨基吡啶,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磷谱、荧光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是由[Cu(CH3CN)4]BF4,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单核配合物。中心Cu(1)离子通过与双膦配体(bdppmapy)以及含氮配体(2,2′-bipy)的螯合作用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与1相似,2由CuI,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在配合物2的非对称单元中,bdppmapy和2,2′-bipy配体分别与中心铜(1)离子螯合。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金属-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应用也为配合物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2个新的铜(Ⅰ)配合物,[Cu(dppBz)(dpq)]ClO41)和[Cu(dppe)(dpq)]ClO42)(dppBz=1,2-双(二苯基膦)苯,dppe=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q=[2,3-f]吡嗪并[1,10]菲咯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的中心Cu(Ⅰ)离子通过二亚胺配体和双膦配体共同螯合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2的结构与1类似。配合物2的发光光谱表明它的发光具有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特性。对配合物12在0.2~2.8 THz范围内进行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结果表明0.40~0.90 THz的吸收与中心Cu(Ⅰ)离子的配位有关。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我院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参赛队员的平时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几个关键的综合指标,并以此建立了一种加权逐步判别规则,为今后选拔参赛队员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7.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负载钛催化剂及聚合研究 Ⅰ.乙烯聚合  相似文献   
48.
针对传统的地图匹配算法在分岔口和半封闭场景下易出现匹配失效和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员惯性定位的鲁棒多约束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构建了地磁/惯性融合航向估计系统,利用三轴陀螺仪实时校准地磁传感器偏差,采用校准后的地磁数据进行航向解算,可有效提升航向信息获取精度;在固定的时间窗口内引入粒子群轨迹的多重约束,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此外,设计了一种启发式多约束重采样策略,提升了粒子群的自适应能力。最后,通过多组室内和室外长距离行走实验对所提算法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地图回溯约束的粒子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定位精度可提升2倍以上,定位误差小于总行程的0.5%。  相似文献   
49.
翟景琳  胡欣  刘成扣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19,31(9):1293-1302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 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资源。长久以来, 木质素的难以充分利用是掣肘生物化工产业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改性成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可制备获得不同结构、性能各异的木质素接枝改性材料。本文从单体种类、催化剂、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改性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一维强非局域非线性模型出发,推导出非相干光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按照相干密度描述方法,写出非相干光的描述方式,求出了非相干光孤子的形成条件和孤子形式,还得到了相干光和非相干光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形成孤子的临界功率,结果说明非相干光形成孤子时,需要更高的能量.当非相干光孤子的条件不满足时,非相干光束以呈现振荡行为.空间振荡周期仅与介质、入射的非相干光的光功率有关,而与光源的非相干角功率谱宽度及具体组分无关.同时,我们还数值模拟了这种非相干光束的振荡行为和单一组分、一对组分的非相干强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