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均相茂金属催化剂的非均相化已成为高分子化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该催化剂负载于不溶性的载体上, 形成的负载型催化剂既有均相催化剂单一活性特点(如金属原子利用率及催化活性高、反应快、条件温和及分子量分布窄), 又兼有非均相催化剂的优点(产物易于分离, 可用于淤浆聚合、气相聚合或本体聚合来制备几何形状均一的聚合物)[1]. 由于无机和有机载体都有某些特殊优点和一些弊端, 故将无机和有机载体复配, 以得到性能优越的复合载体已成为催化剂载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聚4-乙烯基吡啶(PVP)为有机组分,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组分,利用sol-gel方法制得PVP/SiO~2纳米杂化材料,以此为载体制备了杂化材料负载单茂钛催化剂。利用XPS和IR分析了载体与CpTiCl~3的结合方式,确认对苯乙烯聚合有两种活性中心,苯乙烯聚合结果表明在50℃左右间规度达到最大;在70℃,n(Al)/n(Ti)=1500时活性最高可达1.09×10^6gPS/(molTi·h),GPC结果表明产物分子量分布呈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13.
陈柯睿  胡欣  邱江凯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20,32(1):93-102
瓶刷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侧链结构的梳形聚合物。功能性瓶刷聚合物在光子晶体、表面活性剂、医药载体、防污涂层以及智能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合成瓶刷聚合物的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聚合物接枝密度高和侧链组成均一等优点,在控制聚合物组成、分子量和分散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基于开环易位聚合,简述了合成瓶刷均聚物以及嵌段型、混合型和核-壳型三种类型的瓶刷共聚物的方法,并介绍了合成精确结构的瓶刷聚合物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秦国富  刘一寰  尹帆  胡欣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20,32(10):1547-1556
作为自然界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之一,木质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成为掣肘生物化工发展的挑战。利用木质素丰富的功能基团进行接枝聚合改性,已成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开环聚合是一种温和、高效的聚合方法,可以将脂肪族聚酯链段引入到木质素中,提高材料的溶解性、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拓展木质素的应用范围。本文关注多催化条件下丙交酯、己内酯等环状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对木质素进行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木质素改性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同时确定煤加压制气废热换热器内含有高压不凝性气体的水蒸汽管内强制对流凝结放热系数及焦油污垢系数的经验方法,方法正确可靠,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养殖粪水中物质的组成变化决定其潜在的环境效应,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养殖粪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总固体浓度(TS)分别为4%和8%的猪、奶牛粪水进行批次中温厌氧发酵试验,分析了猪粪和奶牛粪沼液中DOM的含量变化,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沼液DOM的荧光光谱特性及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温厌氧发酵结束后,沼液中DOM含量均极显著(p<0.001)降低。沼液DOM主要包含类酪氨酸、类富里酸、类色氨酸和类胡敏酸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胡敏酸的相对含量均显著(p<0.05)增加,但类富里酸的相对含量仅在TS为8%的处理中增加,而在TS为4%的处理中降低。沼液DOM的腐殖化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但猪粪沼液DOM的腐殖化程度明显高于奶牛粪沼液。研究结果为畜禽粪便沼液农田利用的潜在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因拥有诸多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聚合反应介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十余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合体系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反应介质由单一二氧化碳发展为二氧化碳/水或二氧化碳/有机溶剂复合物,得益于连续搅拌反应装置的出现,聚合方式由间歇式发展为连续式。同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得到了多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例如含氟塑料、含氟弹性体、核壳复合材料、多孔材料以及膜材料,显示出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对以上两方面作一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2个新的铜髣配合物,[Cu(dppBz)(dpq)]ClO_4(1)和[Cu(dppe)(dpq)]ClO4(2)(dppBz=1,2-双(二苯基膦)苯,dppe=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q=[2,3-f]吡嗪并[1,10]菲咯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的中心Cu髣离子通过二亚胺配体和双膦配体共同螯合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2的结构与1类似。配合物2的发光光谱表明它的发光具有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特性。对配合物1和2在0.2~2.8 THz范围内进行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结果表明0.40~0.90 THz的吸收与中心Cu髣离子的配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长距离原油输送过程中混油产生的损失, 需定时检测管线原油成分以确定是否出现混油事故。常规检测输油管线原油成分需从现场管线中取样后, 再进行室内检测, 该类技术操作复杂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未能实时反映管道混油后油品成分变化。文中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原油识别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 试验选取辽河油田不同区块2种原油, 通过特征峰及图谱分析, 实现不同类型原油的识别。结果表明, 2 800 cm-1~3 000 cm-1区域特征峰是激光拉曼证明烷烃存在的重要标志, 该段拉曼谱图特征峰的不同代表了烷烃组分的差异性, 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有望形成一套油品快速、实时检测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一寰  胡欣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18,30(8):1133-1142
具有特殊性质的微/纳米粒子,在药物传递、吸收分离、光电材料和磁性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在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以及材料制备等领域表现出传统釜式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粒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以单乳液为模板合成球形和非球形聚合物粒子、无机物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和半导体纳米粒子,以多重乳状液为模板制备壳核粒子、Janus粒子和微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