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化学   511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77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319篇
物理学   6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文证明了如果φ是C~n中的单位球B_n上非常值的有界解析函数,在单位球面S_n上连续,φ是S_n上的有界解析函数,T_(φ*)和T_φ交换,则φ是B_n上某个解析函数的边界值.另外还讨论了两个Toeplitz算子的换位.  相似文献   
182.
水溶性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氮气气氛下,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的CdTe量子点,并通过荧光(PL)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结构,TEM结果表明量子点分散性较好,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 nm。进一步考察了回流时间、反应温度和体系pH值对量子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时间、反应温度和体系pH值对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生长速度均有影响。基于量子点对金属离子具有荧光响应的特性,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水溶液中Ni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3.
曹小群 《物理学报》2013,62(23):230505-230505
针对混沌系统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伪谱方法的数值求解新算法. 首先在勒让德-高斯点上构造Lagrange插值多项式并近似表示混沌系统最优控制中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接着将连续空间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然后通过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获得最优解;最后对三个典型混沌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和快速地实现混沌系统的最优控制. 关键词: 混沌系统 最优控制 高斯伪谱法 非线性规划  相似文献   
184.
基于空间几何原理提出了一个双星无源定位方案,方案中包括两个观测坐标系和一个基础坐标系.每个观测坐标系中分别存在一条由观测卫星发出指向目标飞行器的射线,考虑到实际观测中存在各种误差,任意两颗观测卫星对目标飞行器的定位方向一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即为异面直线),假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中点(相交的情况下为交点)是目标飞行器所在的位置,而公垂线段的长度表征两颗卫星的观测误差.利用空间飞行器的观测数据计算了飞行器在基础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并进行了误差估计.利用一个基于伴随同化方法的数值模型估计了空间飞行器主动段的轨道.正向模型用来模拟飞行器的运动过程,伴随模型用来优化参数.通过同化空间飞行器在基础坐标系下的观测数据得到了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设计了数值实验以检验该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正确性,通过同化卫星对飞行器的观测数据,该伴随同化模型可以对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进行成功估计.  相似文献   
185.
With first-principles virtual-crystal approximation calculations,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and elec- tronic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lead zirconate titanate (PbZr1-xTixO3 or PZT) as a function of Ti content for the whole range of 0 ≤ x Ti ≤ 1. It can be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 content, the PbZr1-xTixO3 solid solu- tions undergo a rhombohedral-to-tetragonal phase transi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we also show the evolution in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rhombohedral and tetragonal PbZr1-x TixO3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Ti.  相似文献   
186.
The dielectric loss tanfi of half-doped manganite Lao.sCao.sMnO3 is investigated using Green's function technique. The Lao.sCao.sMnO3 is described by the Kondo-lattice model in the double exchange limi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Jahn- Teller distortion and the super-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ized electr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nsity of tan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e]TI, V, and U.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p rises as l eJTI and U increas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p remains unchanged and the strength of tan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g. The calculated dielectric loss results ar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and these behaviors are in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87.
A novel type of V-shaped (isosceles triangle cross-section) diffuser/nozzle element is proposed for use for valveless micropump. Stationary fluid dynamic behaviour of V-shaped diffuser/nozzle elements in a valveless micropump is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Both th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 when the Reynolds number is higher than 100 and the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ratio of micropump nearly always keeps a constant. For a single V-shaped diffuser, the general trends of variation of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with opening angle and Reynolds number are opposite in small and large angles. Compared with conical and flat-wall diffusers, V-shaped diffuser shows the smallest pressure loss when the Reynolds number is 200.  相似文献   
188.
用固相法合成了La3PO7∶Eu3 ,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室温下用Hitachi F-45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a3PO7∶Eu3 属单斜相结构,Eu3 在单斜结构的La3PO7基质中占据非对称性格位。在254 nm光激发下,La3PO7∶Eu3 发射出较强的红光,表明Eu3 的5D0→7F2跃迁强度远大于5D0→7F1的跃迁强度,其色坐标和Y2O3∶Eu3 的色坐标位置相近。另外,还研究了Eu3 在体相La3PO7材料中的猝灭浓度,发现当掺杂Eu3 浓度增大到7.6 mol%时,出现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189.
用固相法合成了La3PO7:Eu3+,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室温下用Hitachi F-45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a3PO7:Eu3+属单斜相结构,Eu3+在单斜结构的La3PO7基质中占据非对称性格位.在254 nm光激发下,La3PO7:Eu3+发射出较强的红光,表明Eu3+的5D0→7F2跃迁强度远大于5D0→7F1的跃迁强度,其色坐标和Y2O3:Eu3+的色坐标位置相近.另外,还研究了Eu3+在体相La3PO7材料中的猝灭浓度,发现当掺杂Eu3+浓度增大到7.6 mol%时,出现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190.
全合成法光纤预制棒制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永  吴兴坤  杨军勇  曹松峰 《光子学报》2008,37(12):2392-2395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全合成法G.655和G.656光纤制造工艺,详细分析了该工艺中芯层折射率差Δ0、芯层厚度a、第二包层的折射率差Δ2、第二包层的厚度c2等结构参量与光纤光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该两种光纤时,Δ0应在0.012 0~0.015 5之间,Δ2应在0.014 0~0.023 0之间,a应在2.8~3.2 μm之间,c2应在满足截止波长的要求下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