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4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光度法单核与多核共存体系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等色点摩尔比法测定单核与多核共存体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方法用于铟-二甲酚橙体系,测得体系中存在的两配合物的组成比In/XO分別为1:1(λ_(max)=510nm)和2:1(λ_(max)=560nm),其稳定常数分别为K_1=8.83X10~8,K_2=1.44X10~7。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锆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形成络合物的显色条件。在HCl介质中锆与试剂形成1:4桔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锆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也很好,已用于陶瓷釉料、熔铸氧化铝中微量锆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陈艳晶  杨景和  吴霞  曹伟  庄海燕 《分析化学》2003,31(11):1352-1355
研究了核酸与阴离子染料邻苯二酚紫(PV)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性。在pH2.35的柠檬酸介质中,核酸(yRNA或fsD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邻苯二酚紫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有协同增强作用,产生最大散射波长为400nm的共振光散射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共振光散射测定yRNA和fsDNA的线性范围皆为0.02-0.75mg/L,检出限分别为1.4和8.7μg/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付佩玉  曹伟  王正祥  姜长宏 《分析化学》1996,24(12):1474-1474
1引言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铁和铝的多元络合物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彼此相互干扰严重。我们研究了此体系的三元络合物形成的条件,并用双被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硅酸盐矿物、石灰岩、石膏中铁和铝的含量。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PHS-2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铁标准溶液1g/L;铝标准溶液Is/L;0.02%DBH-PF乙醇溶液。0.2%CTMAB液;pH为7.2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2.2实验方法取适量铁和铝的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1滴0.…  相似文献   
65.
基于金离子[Au(Ⅲ)] 对氮化碳纳米粒子的荧光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构建了一种检测Au(Ⅲ)的荧光传感器. 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体系检测Au(Ⅲ)的线性范围为0.050~11.0 μmol/L, 检出限(S/N=3) 为22.6 nmol/L. 此外, 该传感器对Au(Ⅲ)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 可用于湖水中Au(Ⅲ)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付佩玉  曹伟 《分析化学》2000,28(4):458-460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对铝、钛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在PH4.0煮沸下,铝(Ⅲ)、钛(Ⅳ)与EDTA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以5-Br-PAN-S作指示剂,用到铜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铝钛合量,再用置换法测定钛的量。终点变色敏锐,准确度高,方法用于硅酸盐矿物中铝钛的连续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在高超声速条件下,边界层中气体的温度可能很高,以致气体的比热容不再是常数而与温度有关.这时边界层中的流动稳定性如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考虑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时高超声速可压缩平板边界层的稳定性,并与假定比热容为常值的情况作比较,发现对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波的中性曲线、最大增长率都有影响.因此,在高超声速情况下,比热容随温度变化是研究边界层稳定性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8.
The gas temperature within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flow is so high that the specific heat of gas is no longer a constant but relates to temperature. How variable specific heat influences on boundary layer flow stability is worth researching. The effect of the variable specific heat on the stability of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flows i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constant specific heat based on the linear stability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ble specific heat indeed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neutral curves of both the first-mode and the second-mode waves and on the maximum rate of growth also.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heat and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boundary layer.  相似文献   
69.
超音速平板边界层转捩中层流突变为湍流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空间模式,对来流Mach数为4.5的平板边界层转捩过程做了直接数值模拟.对结果进行的分析发现,在层流-湍流转捩的突变(breakdown)过程中,层流剖面得以快速转变为湍流剖面的机理在于平均剖面的修正导致了其稳定性特征的显著变化.虽然在层流下第2模态T-S波更不稳定,但在层流突变为湍流的过程中,第1模态不稳定波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曹伟  朱云霞  陆慧  贺黎明 《计算物理》2006,23(1):115-119
采用改进的Numerov格式,对连续态波函数及其归一化问题作了细致的计算.指出了Cowan在ε→0时状态波函数的归一化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更加准确、有效的归一化计算目的.为了检验这一算法,计算了氢原子各状态(l=0~3)下的Thomas-Reiche-Kuhn(TRK)和.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了TRK求和中无穷项的渐近函数形式,并由此采用积分目的得到了余项的近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