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6篇
力学   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问题缘起 (一)函数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它是数量化地描述运动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解决运动变化问题中具有广泛应用.函数是联系数学知识的桥梁,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用函数的观点可以建立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广泛联系.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蕴含着模型思想,函数概念形成过程中体现的是抽象的思想、变化和对应的思想.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用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蕴含“用形表示数、用数解释形”的典型的数形结合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中学数学中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32.
锌在植物中的形态及生理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对锌在植物中的形态及锌在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和讨论,表明锌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代谢,植物生长素代谢及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有很大影响。此外,锌与植物病害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3.
要实现Bi-2212超导线材的大规模应用必须提高线材的电流传输性能.为进一步改善Bi-2212前驱粉末的性能,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了Bi-2212前驱粉末.对比了共沉淀粉末与商用前驱粉末的微观结构、杂质含量以及相应线材的载流性能,结果发现共沉淀粉末中小且少的第二相粒子,有利于减少最终线材内的第二相粒子,提高最终线材的载流性能.共沉淀粉末中Bi-2212晶粒尺寸较大,存在更多的Bi-O滑移面,粉末更易加工,从而得到银超界面光滑、晶粒排列整齐、载流性能优异的Bi-2212线材.最终共沉淀粉末Bi-2212线材的载流性能比商用粉末线材的性能高约35%.  相似文献   
34.
水稻缺锌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中的锌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水稻缺锌发生的情况以及导致水稻缺锌的因素,表明水稻缺锌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改进的共沉淀法和传统的共沉淀法所使用的介质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比较PH值在以水为介质的传统共沉淀法和改进的以乙醇为介质的共沉淀法的化学计量比的不同影响,我们发现传统共沉淀法不能找到合适的PH值范围来使各种金属离子完全共沉淀,也就难以维持原始的化学计量比,而改进的共沉淀法有很宽的PH值范围(PH=3~7.4), 能使所要沉淀的各种金属离子完全共沉淀并维持原始的化学计量比.对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的前驱粉经过X光衍射分析显示,其相组成合适,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前驱粉完全满足制备超导(Bi,Pb)2223带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网民数量激增,网络口碑在顾客购买决策方面的影响效用越来越显著。在线客户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口碑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不同于以往从实证的角度对在线客户评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本文从在线客户评论的网络传播机制出发,构建在线客户评论的口碑传播模型。而后本文通过Swarm平台进行模拟仿真,主要研究了论坛作为个体在口碑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为网络口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研究发现在线客户评论的影响机制和因素,为企业更好的开展网络口碑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Cu-Nb复合线材作为一种典型的高强度、高电导、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是制备超高场脉冲磁体的首选导体材料.低温和轧制变形作为梯度纳米材料塑性变形的新型变形手段,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分别开展了低温、轧制变形方式对锯管增强Cu-Nb复合线材(Cu-Nb-Cu)的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有效调控了复合线材的强度和电导倒置关系,实现了Cu-Nb-Cu复合线材的综合性能突破.揭示了轧制变形后Cu-Nb-Cu复合带材的芯丝结构演变特征,探讨了Cu-Nb-Cu复合线带材的低温和轧制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