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6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黄浩博  徐强 《物理实验》2023,(2):45-48+53
对单摆法测液体黏度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图像传感器捕捉液体中摆球的运动轨迹,再采用图象分析软件Track提取其位置坐标,利用双平方权重法排除异常点,基于液体中小球运动学方程的动力学模型,对考虑了液体阻力的单摆运动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双平方权重的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得到稳定的方程解,求出待测液体的黏度.  相似文献   
52.
在H2SO4介质中,KIO3可氧化吖啶红使之褪色并伴随着吖啶红荧光强度的减弱,但其反应速率较慢。当加入痕量钴(Ⅱ)时,氧化反应明显加快,体系荧光猝灭程度加强,钴(Ⅱ)对该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痕量钴(Ⅱ)的催化荧光分析新方法,并研究了该方法的动力学条件。反应体系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30和550nm,催化体系可允许较大量的多种常见离子同时存在。测定钴(Ⅱ)的线性范围为0.3~4.8μg/L,检出限为2.5×10-11g/mL。方法可用于茶叶、人发和面粉等实际样品中痕量钴(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非恒温CO表面催化氧化体系双随机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考虑化学反应热、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影响时, Pt(110)/CO+O2表面催化氧化体系温度出现时空变化. 以衬底温度为控制参数, 通过计算机模拟, 研究了衬底温度噪声对该非恒温表面反应体系振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 温度噪声可以诱导体系双随机共振现象, 而且增大衬底温度可以使体系共振行为由双随机共振变为单随机共振. 这表明体系可以利用温度噪声加强其反应振荡, 并对其具有双重选择性,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衬底温度大小来控制体系的共振行为.  相似文献   
54.
He+2团簇结构和解析势能函数的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从头计算的耦合簇方法CCSD(T)和He原子Dunning's相关调和基函数组对He+2团簇的结构参数、势能曲线进行计算.利用Murrell-Sorbie函数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解析势能函数,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光谱常数.通过比较发现:分子结构和光谱常数计算结果均与实验值符合良好,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说明本文所得势能函数解析表达式准确反映了分子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可用于更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对羟基联苯的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是一个平行连串复杂反应,由于反应物的两个苯环加氢的难易程度不同,使得产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的苯环分别加氢或者全部加氢而生成多个异构体,用通常的分析方法难于对异构体进行区分鉴定。使用气相-红外光谱联用分析手段,通过对苯环的对位和单取代位置的波数特征进行分析,可以鉴定出加氢反应的主产物是对环己基苯酚,副产物是由对环己基环己醇和对苯基环己醇的异构体组成。气-质联用、熔点测定、核磁共振等辅助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气相-红外光谱联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表明气-红联用技术是一个快速准确分析具有特征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异构体的现代仪器方法。  相似文献   
56.
ICP—AES粉末直接进样法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系根据前文设计的ICP-arc加长炬管,ICP加长炬管及常规炬管,在适宜的的工作条件下,对它们的ICP性能所作的较。分别测定了三种炬管的ICP在不同观测高度的谱线强度分布、激发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对不同粒度的矿石试样发射的谱线强度。通过数据分析,认为ICP-arc加长炬管装置,获得元素谱线强度普遍增加的原  相似文献   
57.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13串列加速器上,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30Te(9Be,5n)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Ba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134Ba核的新的能级纲图, 最高自旋态扩展到20h. 除验证了以前报道的大部分能级与跃迁外, 将基带的能级扩展到10+, 同时发现了基于10+同质异能态以上的众多的能级与跃迁. 对实验结果的系统学分析表明, 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 起源于两中子组态, 可能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 在其以上的能级表现出很强的单粒子性,具有复杂的结构. 基带中观测到明显的集体回弯现象, 推转壳模型的计算表明, 此集体回弯是由一对中子的顺排所致, TRS计算表明, 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加, 核的形状发生明显的变化, 基带中在中子顺排后核具有γ≈-60°的扁椭形状.  相似文献   
58.
徐强  朱胜江 《中国物理 C》2007,31(3):251-257
通过求解具有谐振子势的径向标量势与矢量势的Dirac方程, 分别分析了原子核中赝自旋和自旋双重态的能级劈裂和波函数劈裂随着谐振子的振动频率参数ω和描述谐振子势阱底偏离中心参数r0的变化关系. 研究发现, 这些参数对于赝自旋和自旋双重态的能级劈裂和波函数劈裂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此外, 也研究了能级劈裂和波函数劈裂随着量子数的变化关系. 由于参数ω与核子数有关, 而参数r0与形变核有关, 所以以这些参数为变量对于赝自旋劈裂和自旋劈裂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研究的结果至少可以定性地应用到大部分原子核中.  相似文献   
59.
平台是一个耦合系统 ,表现在转动惯量耦合和力矩耦合。在设计稳定回路时平台模型与实际物理模型有差别 ,因此要求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稳定性。 H∞ 控制理论是目前解决鲁棒控制问题比较成功且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本文利用 H∞ 控制理论 ,研究了平台稳定回路多输入多输出 ( MIMO)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 ,验证了控制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0.
糖酵解模型差速流动引起的不稳定性和时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糠酵解模型(Selkov模型)差速流动型反应扩散方程,理论研究 了均匀定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自催化物B的流速φ大于临界值φc时,系统存在运流不稳定性(Convective instability);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B在不同时刻和不同流速φ下的时空结构,显示了一些特殊,性质同时也证实了运流不稳定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