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化学   217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09篇
物理学   20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1945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弹穿甲钢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具体研究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穿甲自锐特征,开展了相应的准静态和 动态力学实验,并用火炮开展了复合材料弹体撞击钢靶的穿甲实验,同时利用金相分析对材料失效模式进行 了较系统的识别和分类,并同静动态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开展了材料自锐剪切失效的机理讨论。实 验获得了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力学特性及其自锐穿甲的形貌,相关分析显示,材料的变形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 应,在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过程中,弹体的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局域化的剪切变形和断裂,并呈现出4种 自锐剪切失效模式,增强钨纤维也表现出3类失效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模匹配法对一种陶瓷介质填充的圆柱谐振腔TE011、TE111模的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 计算了该种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并与其他理论方法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陶瓷介质尺寸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与目前铷钟广泛使用的微波腔相比,该种谐振腔腔体的体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小,这对于铷原子钟小型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高强度聚乙烯醇水凝胶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氯甲烷/丙酮为凝固液, 用高压静电技术制备了高强度、物理交联的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微球. 研究了凝固液组成、PVA溶液浓度、温度和湿度、电场强度、进样速度及微球冷冻次数等对PVA微球的形貌、粒径和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常压水蒸气控制PVA溶液温度与湿度的高压静电技术, 可克服高浓度PVA溶液在强电场下出现微丝现象, 形成的水凝胶微球具有强度高、粒径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4.
合成了双(烷氧-亚胺芳氧)基钛(IV)配合物, 通过IR,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 , a=14.294(9) Å, b=16.206(10) Å, c=18.458(12) Å, V=3911(4) Å3, Dc=1.098 g•cm-3, μ=0.262 mm-1, F(000)=1589, Z=2, R1=0.081, wR2=0.240. 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30 ℃以上能引发D,L-丙交酯单体开环聚合, 可得数均分子量(Mn)为8.8×104 g/mol的聚(D,L-乳酸)(PDLLA). 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聚合反应对D,L-丙交酯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分别呈2级和1级, 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76.63 kJ/mol和2.91×1011. 通过苄基封端聚合物1H NMR谱的研究, 表明钛配合物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是基于以Ti-O键为活性中心引发D,L-丙交酯单体酰氧键断裂开环聚合的“配位-插入”机理.  相似文献   
125.
提出了应用于光刻机照明系统照明光场均匀性的高精度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手指阵列式均匀性校正器中校正手指前端的形状及其排布方式来提高校正能力和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当校正手指错开排布时,手指阵列式均匀性校正器的校正精度优于0.2%;当校正手指的前端有倒斜角且双层错开排布时,手指阵列式均匀性校正器的校正精度优于0.16%,比常规手指阵列式均匀性校正器的校正精度提高约一倍。  相似文献   
126.
为了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和应变率条件下镁合金MB2的拉伸破坏行为,利用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拉杆(SHTB),对镁合金MB2的光滑及缺口圆柱试件进行了动静态拉伸加载;拟合得到了镁合金MB2的动静态拉伸本构关系,建立了其修正的Johnson-Cook失效破坏准则,并对不同试件的拉伸破坏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SEM对宏观破坏模式对应的微观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增加,镁合金MB2的等效破坏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宏观破坏模式由剪切转为正拉断,微观损伤机制由混合断裂转变为韧窝断裂;而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等效破坏应变不断减小,破坏模式不发生改变。Johnson-Cook本构关系和修正后的Johnson-Cook失效破坏准则能较好地拟合动态静态拉伸实验结果并预测不同试件的杯锥形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127.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摩尔比为1∶1的BaCe0.8Y0.2O2.9(BCY)-Ce0.8Gd0.2O1.9(GDC)复合粉末,并在1550℃烧结保温5h获得复合电解质片.对BCY-GDC复合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Y-GDC复合电解质在1550℃烧结时会发生固相反应,形成以BaCe1-x-yGdxYyO3-α相为主的显微组织.固相反应后的BCY-GDC复合电解质在700℃3;CO2和沸水中的稳定性高于单相BCY;基于固相反应后BCY-GDC复合电解质的单电池在700℃下20h测试时间内的开路电压以及最大功率密度的稳定性均高于相同条件下BCY电解质的单电池.  相似文献   
128.
路梓照  王曦  李广全 《实验力学》2016,31(4):458-466
通过线路测试得到我国通用线路C70货车车钩纵向载荷时间历程,利用雨流计数法得到车钩纵向载荷均值-频次谱。分别对我国通用线路C70货车车钩纵向载荷谱、大秦线C80B货车车钩纵向载荷谱、AAR90.7t漏斗车车钩纵向载荷谱及FMG矿石车车钩纵向载荷谱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最大纵向载荷进行统计推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货车最大纵向载荷随着轴重、牵引吨位的增大而增大。经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发现,单车轴重、牵引吨位、编组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9.
Based on the particle-in-cell technology and the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theory, a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multipacto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combin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and the panicle tracing method, such an algorithm is self-consistent and accurate si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articles is properly modeled. In the time domain aspect, the generation of multipactor can be easily visualiz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gain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is effect. In addition to the classic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model, the measured practical secondary electron yield is used, which increases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method, the impedance transformer and ridge waveguide filter a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econdaries obtained by our method, multipactor thresholds of these components are estimated, which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more, the most sensitive positions where multipactor occur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phase focusing phenomenon, which is very meaningful for multipactor analysis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