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68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4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21.
同线型聚硅氧烷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硅氧烷聚合物具有低粘度、高反应活性和良好的相容性等特点,其中以制备超支化的聚硅氧烷基硅氧烷和聚烷氧基硅氧烷为主.对于超支化聚硅氧烷主要是以ABx(X=2~6)(其中A为双键,B为硅氢键)型单体为原料,在氯铂酸或Pt/C的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一步制备,最终聚合物的端基(B)为硅氢键,而双键则完全反应,此外也可通过含不同数目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制备超支化聚硅氧烷.  相似文献   
222.
合成并表征了在大环侧臂引入取代苯酚作为功能基团的新型四氮大环配体(L1,L2和L3)对配体L3的质子化过程及其与Zn(Ⅱ)的配位过程的研究表明,配体中的酚羟基与四氮大环环中的质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测得配体及配合物中配合羟基的PK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23.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法对成品卷烟烟丝和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鉴定出的70种成分和96种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24.
V2O5/TiO2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系列锐钛矿担载的钒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性质.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表明,8%V2O5/TiO2催化剂上的V2O5处于单层分散状态.程序升温还原研究表明,单层分散的钒物种较易被还原,而形成多聚态和晶态后钒物种的还原温度升高.NH3吸附量热结果表明,在钒物种达到单层分散前,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随钒担载量的增加而减弱,超过单层分散后,表面酸位的数目和强度基本不变.异丙醇脱氢/脱水反应结果表明,有O2时V2O5/TiO2催化剂显示出很强的氧化还原性,无O2时催化剂的脱水选择性较高.通过异丙醇的脱氢/脱水反应,将V2O5/TiO2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与其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进行了初步的关联.  相似文献   
225.
标题化合物是一种商品名为Agfa-10的份菁染料,是一种光导性能较好的有机光导体。我们已对它的蒸发膜、溶液膜、单晶的培养与结构,晶型的转变及其电子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报导.它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26.
可光固化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Kim和Webster首次采用AB2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以来,超支化聚合物以其新颖的结构、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超支化有机硅聚合物,尤其是硅氧基聚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耐腐蚀性、耐候性等,以及硅氯、硅氢等末端基团易于功能化改性的特点,使其在功能性涂层材料、催化剂以及液晶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B2型单体(x≥2,A和B分别为硅氢基团和乙烯基、烯丙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制备以及硅氢加成产物的功能化改性方面.  相似文献   
227.
赫哲  寇亚平 《分析测试学报》1993,12(5):97-100,F003
本文简要叙述了微量碳酸盐样品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对于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制样过程以及质谱测量,同时还介绍了微量测试几个方面的试验工作,并对影响微量测试的几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8.
助剂钾对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活性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掌怀  寇元 《分子催化》1997,11(1):45-49
报导助剂K对Al2O3,TiO2,ZrO2担载Fe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合成C2+烃的催化活性及产物分布的影响。与不含K的催化剂相比,K的存在导致Fe/K-Al2O3的催化活性及C^2+烃选择性明显提高,但使Fe/K-TiO2的催化活性及C2+烃选择性显著下降,而对Fe/K-ZrO2,这种影响并不显著。K的明显有利于低碳烯烃的生存。  相似文献   
229.
单克隆抗体SZ-2特异作用于人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测定10例正常人血小板SZ-2结合位点数为15200±4100/血小板,KD值0.66±0.33nM。SZ-2所识别的抗原对糜蛋白酶敏感,但对神经氨酸酶不敏感,亲和层析技术证明其为血小板糖蛋白Ib(GPIb)。SZ-2与其它抗GPIb单克隆抗体不同,它不仅抑制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且也抑制Ⅰ型胶原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上述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5-HT和βTG释放。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