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化学   587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41篇
物理学   5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G4方法, 计算了1,3-丁二烯框架燃烧反应机理中102个物种的热力学数据, 并考察了振动非谐性、 频率校正因子以及受阻内转动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考虑振动非谐性或采用不同的频率校正因子, 对热力学数据的影响不大; 考虑内转动后, 对热力学数据有较大影响. 而且考虑内转动后, 得到的热力学数据与实验热力学数据吻合得更好. 用所得热力学数据模拟了1,3-丁二烯的绝热燃烧温度以及点火延迟时间, 结果显示, 要得到可靠的绝热火焰温度, 对小分子(如CO和CO2等)的热力学数据需要采用实验结果. 将用所得热力学数据模拟得到的点火延迟时间, 与机理本身的热力学数据所得点火延迟时间进行对比, 二者差别显著, 表明所得热力学数据主要通过改变一些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来影响点火延迟时间. 进一步确定了用所得热力学数据对点火延迟时间有显著影响的一些物种.  相似文献   
52.
祝远方  姚玉峰 《应用数学》2015,37(13):1143-1144,1180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对不同阶段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闭角型青光眼行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 年7 月至2013 年12 月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0 例(共113 眼),分为临床前期组(40 眼)、急性发作组(48 眼)和慢性进展组(25 眼)3 组,平均随访(19.47±10.10)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视野、房角粘连等参数,以及术后随访过程中青光眼继续进展的情况。结果 临床前期组患者术后均无青光眼进展;急性发作组10.4%患者术后继续进展,继续进展和术前病程相关(r=0.462,P=0.003);慢性进展组40.0%患者术后继续进展,继续进展和房角粘连程度相关(r=0.698,P=0.000)。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进行晶状体摘除可良好地预防青光眼进展;房角关闭急性发作时尽早行晶状体摘除;慢性进展期在早期,房角粘连未达1/2周之前行晶状体摘除均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3.
利用TiO2-SiO2(PVP)凝胶基催化剂(TSP),无溶剂条件下,以碳酸二苯酯与1,4-丁二醇为单体,采用常压预聚和真空缩聚两步熔融酯交换法合成了聚(对亚丁基)碳酸酯(PBC),考察了工艺条件,并对PBC的结构及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预聚时间为2 h,预聚温度为220~230℃(N2保护),缩聚温度为220℃,缩聚压力300 Pa,催化剂用量为0.15 wt%.优化条件下,PBC的特性黏数为1.12dL/g,Mn为49000,Mw为101000,PDI为2.07,Tg为-32.32℃,端羟基含量为6.2×10-4mol/g,苯酚残留量为5.26 wt%.在此工艺条件下,通过控制副产物苯酚的蒸出速率及其量,可以实现产品聚合度的可控,且苯酚几乎能够完全回收.  相似文献   
54.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黄芪中α-六六六、β+γ-六六六、δ-六六六、五氯硝基苯、p,p′-滴滴伊、o,p′-滴滴涕、p,p′-滴滴滴、p,p′-滴滴涕、甲霜灵、二嗪磷、七氯、嘧菌环胺、腐霉利、顺式氯丹、反式氯丹、咯菌腈1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黄芪粉加水浸润后,乙腈涡旋振荡提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正丙基乙二胺(PSA)、MgSO_4净化,结合GC-MS检测系统,电子轰击源(EI),HP-5ms毛细管柱分离,程序升温,离子扫描模式(SIM)检测。在优化条件下,16种农药在0.0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74,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为0.002~0.03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1.9%~1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肺部爆炸伤的致伤机制与评价指标,构建了人体-爆炸流场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爆炸事故中人员损伤情况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共进行39个爆炸工况的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爆炸当量与距离,使得胸部受到不同量级爆炸载荷作用,肺部损伤等级从无损伤到严重损伤。通过分析爆炸流场分布、胸腔动力学响应、肺部应力分布等阐明肺部爆炸伤的力学机制。基于人体有限元模型输出的损伤响应,提出肺部爆炸伤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载荷作用下,胸前壁高速撞击胸腔脏器,导致肺部产生应力波。随后在惯性作用下,胸前壁持续挤压胸腔脏器,并造成胸腔变形。应力波是造成肺部损伤的主要原因,胸腔变形挤压肺部造成的损伤风险较低。肺部损伤集中在靠近胸前壁及心脏的区域。胸骨速度峰值和胸骨加速度峰值可作为肺部爆炸伤的评价指标。胸部压缩量及黏性响应系数不能反映应力波对肺部造成的损伤,不适合评价肺部爆炸伤。  相似文献   
56.
DNA缩合不仅是自然界常见的生理现象,也是非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的关键步骤。了解DNA体外缩合的性质与特征,将有助于设计出高效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以多价阳离子为缩合剂诱发的DNA体外缩合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缩合的机理、过程、影响缩合的因素以及应用于转基因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7.
液-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局部麻醉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液-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人血浆中3种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时间、料液pH值和搅拌速度的影响,取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200μL苯,接受相为1.0μL 0.2 mol/L HC l,搅拌速度为250 r/m in,萃取时间为45 m in。在该条件下,获得了高的富集因子(大于305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0.025~5 mg/L,丁卡因0.05~5 mg/L,相关系数大于0.996;检出限依次为0.005、0.015和0.025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血浆中复杂基体的干扰,萃取效率高,有机溶剂消耗少,是一种有效、灵敏的同时测定血浆中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多棱锥镜产生多光束干涉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铭  姚保利 《光学学报》2006,26(5):57-762
提出了一种使用多棱锥镜和多棱台镜产生多束相干光形成二维和三维光学格子的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了多束轴对称平面波干涉产生的二维及三维点阵结构的特性,得到了光场分布随光束数增加的关系,发现随着干涉光数目的增加,干涉场会复杂变化,当棱锥棱数足够多近似于一个圆锥时,干涉场会变为同心圆结构的贝塞尔光束的场分布。实验上使用多棱锥和多棱台镜进行了多光束干涉实验,得到了多束轴对称平面波干涉形成的光学格子,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9.
全息光存储以其高密度、大容量、高速并行数据存取而成为光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生物光致变色材料———菌紫质是一种新型可擦重写全息记录介质。实验证明了使用菌紫质薄膜进行角度复用和偏振复用全息存储的可行性。利用菌紫质的光致变色特性,采用90°角度复用全息存储光路,在BR-D96N薄膜样品同一位置上实现了6幅全息图存储,并分别读出了无串扰的再现像。利用菌紫质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进行了偏振复用全息存储,在BR-D96N薄膜样品的同一位置上存储了两幅正交偏振光记录的图像,用原参考光再现和偏振片选择,可分别读出这两幅图像。  相似文献   
60.
王琼  唐浩  谢青季  姚守拙 《化学进展》2007,19(2):370-376
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electrochemi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SP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电化学方法联用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阐明ESPR基本原理及其主要联用方法的基础上,对ESPR技术在金属离子定性/定量分析、纳米薄膜原位动力学研究、电化学聚合反应过程研究、ESPR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提出了提高ESPR检测灵敏度、ESPR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以及测量装置的微型化、自动化是今后ESPR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