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化学   586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39篇
物理学   5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高效反相液体色谱是指在非极性化学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物质分析分离的一种液体色谱法。由于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越性能,使这种色谱法,在近几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各个化学领域中,如合成有机化合物、天然有机物质的分析、环境污染物质的监测、生物化学中活性  相似文献   
32.
作为磷酸盐基空旷骨架(Open-framework)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磷酸锌基空旷骨架化合物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内涵丰富的一个族系[1~6]. 实验证明有机胺基团可以作为配体, 起到电荷平衡阳离子与磷酸锌构成骨架作用[1~6]. 我们认为, 有机胺和骨架上的部分锌原子键合方式与多金属氧酸盐中的配体-次级金属结构模型存在相似性. 因此, 将多金属氧酸盐的配体-次级金属模型向过渡金属磷酸盐领域进行"嫁接", 不仅存在着实验参考依据[3,4], 而且将会推动磷酸盐配位化学的发展. 与多面体构成的钼酸盐和钒酸盐相比较, 这种"嫁接"意味着以磷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过渡金属磷酸盐可能存在着新颖的拓扑结构. 我们选用2,2′-联吡啶作为螯合配体, 制备新颖的具有杂化磷酸锌骨架的化合物, 并通过刚性配体的空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磷酸锌聚合体的外延连接. 本文报道一种一维链状杂化磷酸盐(2,2′-bipy)2Zn2(PO4H)(PO4H2)2(以下简称FJ-10, FJ: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的水热合成及单晶结构表征. 在磷酸锌体系中, FJ-10具有新颖的骨架拓扑结构和堆垛方式. 我们将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进行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33.
智能性水凝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智能”材料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水凝胶作为智能材料其应用前景良好。本文综述了智能水凝胶的近期研究发展,以Flory的溶胀理论着重探讨了刺激响应性,并介绍了化学机械现象及凝胶相转变。  相似文献   
34.
本文使用Billingham等人的方法建立了近交系SW1小鼠对C57BL小鼠的新生同种移植耐受的动物模型,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新生同种移植耐受的发生机理不能单纯地用“克隆缺失”学说来解释,而是由包括抑制细胞在内的外围主动抑制机制参与介导和维持.这种抑制细胞对射线不敏感却对丝裂霉素C处理相对敏感的实验结果提示,该抑制细胞可能是一“非均一”群体,对此尚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红茶中茶黄素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定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中茶黄素类[Theaflavins]物质的含量对茶叶的品质和市场价格影响很大。茶叶中茶黄素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量,后来逐步发展了纸色谱法和经典柱色谱法,也有人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但样品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和衍生化处理Hoefler和Coggon首先将高效液相色谱用于茶黄素的分离,但定量工作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6.
一种新型的表面声波阻抗传感器及其在液相体系中的应用姚守拙,陈康,刘德忠,聂利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表面声波,阻抗传感器,液相应用表面声波传感器(SAW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检测精度,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微量组分分析、色谱检测和...  相似文献   
37.
反相液相色谱中死体积的测定已有不少报道。但对于反相离子对色谱中死体积的测定,未见专文讨论,现多用甲醇测定死体积。Bidlingmeyer 等人在研究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的保留机理时,用甲醇测定死时间,发现一些与“对离子”  相似文献   
38.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0.5 mol•L-1 NaOH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中伴随的电位振荡行为. 两个糖体系的电位振荡过程伴随EQCM频率的同步振荡响应, 而乙醇体系中相应的频率响应却非常小;三个体系振荡过程的同步动态电阻响应均很小, 表明振荡过程频率响应主要为质量效应. 虽然葡萄糖和半乳糖结构相似, 电位和频率振荡的幅度相当, 但频率波数和周期明显不同, 表明电位振荡行为对两者呈现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 本文也讨论了相关振荡机理和NaOH浓度效应及碱性介质中铂电极电化学过程, 提出了所形成的铂氧化物主要是PtO2-3H2Oad以及两糖体系振荡过程中糖酸根阴离子伴随着高/低电位在铂电极上吸/脱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9.
引言簿层层析(Dünnschicht-chromatographie)是最近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微量、快速和简单的层析法。它的操作是将吸附剂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然后按照纸上层析的操作方式进行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早在1938年俄斯迈洛夫(Ismailov)和希莱贝(schraiber)首先在显微镜载物片上涂布氧化铝吸附剂,以分离(?)剂中的物质。1949年迈哈特(Meinhard)和哈尔(Hall)也应用了相似的方式求鉴定无机离子,但是直到1951年克尔希内(Kirchner)等对这种方法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且测定了多种挥发油成分的 R_f 值。其后,斯塔尔(stahl)在1958年  相似文献   
40.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监测了裸金电极、镀金和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吸附过程. 通过EQCM测量吸附固定的GOD质量, 并实时检测酶反应产物H2O2的氧化电量, 求算了各表面上吸附态GOD的比活性(ESAi). 结果表明, 各表面上均可吸附一定的GOD, 且吸附态GOD均有一定的酶活性; 修饰CNTs可增大酶吸附量和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 但ESAi随CNTs修饰量的增大而降低; Au电极上电镀金后, 酶吸附量和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亦增大, 但ESAi与裸金电极上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