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化学   2477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264篇
综合类   138篇
数学   649篇
物理学   167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化学计量学定量分析模型的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录达  吴振良 《分析化学》1996,24(1):97-100
本文介绍了评价化学计量学校正技术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定量分析效果的一种实用方法,根据定量分析模型对样品待测组分的计算值x与样品待测组分的标准值y建立简单回归模型:y=a+bx通过检验回归参数a=0,b=1的假设能否在一定概率水平上被接受,评价定量分析模型对样品待测组分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2.
利用十六烷基罗丹明B作为主要荧光探针,研究了水溶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68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研究表明,Pluronic-F-68形成胶束的监界胶束浓度与温度有极大关系,随温度的升高,其CMC值急剧下降,并且温度对胶束的性质也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可导致胶束的微观粘度增大,表现出很强的负粘-温效应,并发现引起这种负粘-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Pluronic F-68分子中聚环氧乙烷(PE  相似文献   
63.
钼簇合物Mo_3(μ_3—S)(μ—S)_2[μ—SOP(OEt)_2][S_2P(OEt)_2]_3(O)_2和CuCl_2·2H_2O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组成为Cu_8Cl_2[S_2P(OEt)_2]_6。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晶胞参数a=11.578(5),b=12.663(3),c=14.317(4);α=55.54(2),β=57.35(3),r=72.23(3)(°);Z=1;D_(calc.)=1.926g·cm~(-3)。对3573个Ⅰ≥3σ(Ⅰ)的独立衍射的偏离因子R=0.075。研究表明,晶体是由以Cu_8Cl_2[S_2P(OEt)_2]_6为结构单元的链式分子所构成。其中,8个Cu原子组成一个立方体笼腔,每个Cu(+1)配位氛围为四配位四面体构型,Cu—Cu间距为3.018—3.437,未形成金属一金属键。这种Cu(+2)夺取Mo簇合物配基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4.
氟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全氟辛酰胺丙基硅烷单分子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组装膜的表面元素进行了表征;接触角测试表明,该组装膜具有很好的疏水-疏油性,其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05°,对正十六烷的接触角为50°.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全氟辛酰胺丙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可以大大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使载玻片的摩擦系数从0.85左右降低到0.14左右,而且低负荷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5.
不同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预胶束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关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预胶束的形成问题已有不少报道[’-‘].预胶束是表面活性剂溶液在浓度很稀时(远小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分子所形成的一种集合体·由于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其难于捡出,因此常被研究者忽略.文献间曾指出:预胶束形成的驱动力与胶束一样,也是疏水作用所致.因此表面活性分子的链长、头部极性、溶剂性质以及添加物的引入等因素必然会影响预胶束的形成.本工作是对添加物的引入问题所作的初步研究·。作中所研究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ss)·+”烷基;Iv酸钠(5%)和十六烷基硫酸…  相似文献   
66.
白志君  吴荫顺 《电化学》1998,4(2):182-188
组件式设计常被用地人工髋关节,钴络钼合金(Co-Cr-Mo)与钛合金(Ti-6Al-4V)的压配最常用,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两种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浸泡实验表明,钴络钼合金为阳极,但电偶电流与其维钝电流相近,并无明显加速度腐蚀效应,钛合金为阴极,受到保护,失重及金相观察结果显示,在45天的浸泡实验周期内,未发现腐蚀痕迹,混合电位理论和电位处于两种合金的钝化电位区,电偶电流为合金的维钝  相似文献   
67.
王辉  张晓宏  吴世康 《化学学报》2003,61(12):1921-1925
利用Sol-Gel方法投篮了单分散性很好的球型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表面化 学修饰法引入了带有荧光发色团的有机分子,通过稳态光物理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 表面的有机分子在水、乙醇以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悬浮液中的光物理行为。实 验表明,纳米颗粒表面有机分子的分散状态是决定其光物理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 结果为设计和开发新型“壳-核”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在室温、杀菌灯照射下 ,对“氧化的”TiO2 催化剂上CO光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发现当原料气中加入分压为 3.36kPa水汽时 ,光催化氧化CO的活性明显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杀菌灯照射下TiO2 表面生成的O-(a) 或O(a) 与H2 O反应生成·OH ,降低了表面的O-(a) 和O(a) 的浓度 ,而生成的·OH不能使CO氧化 ,从而降低了氧化CO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刘增路  吴绍祖 《合成化学》1996,4(2):190-192
Cp2TiCl2及(MeCp)2TiCl2在Et3N或NaNH2存在下与苄醇类化合物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二茂钛(Ⅳ)苄氧基衍生物,甲基二茂钛(Ⅳ)苄氧基化合物,经元素分析,HNMR和IR光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现代合成氨能量消耗占合成氨总成本70%,因而开发低温、常压、高活性的新催化体系非常重要。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已开发出 Fe—K/活性炭、Ba—Ru—K/活性炭、Fe—稀土合金、含稀土氧化物的铁催化剂、铁—钴催化剂及 Fe—Mn 催化剂等,使反应压力降低至~80大气压(1atm=1.01325×10~5Pa),反应温度为300—400℃,大大改进了合成氨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