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化学   86篇
力学   9篇
物理学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1.
纳米RDX粉体的制备与撞击感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普通工业黑索今炸药溶解于混合溶剂中,通过喷雾干燥,制取纳米黑索今炸药粉体,得率达到50%以上,粒径为40~60nm。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黑索今的机械撞击感度降低,纳米黑索今撞击感度的特性落高约为普通工业黑索今的两倍。  相似文献   
42.
氟代芳香族化合物四甲基氟化铵氟代脱硝法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锋  罗军  吕春绪 《应用化学》2010,27(6):669-672
以高活性无水四甲基氟化铵(TMAFanh.)为氟化试剂,优化反应的条件为:n(Substrate)∶n(TMAFanh.)=1∶1.4、DMF用量为0.4 L/mol Substrate,由硝基芳烃化合物经低温氟代脱硝反应合成了含氟芳香族化合物,反应温度80~100 ℃,反应时间1~5 h,氟代产物收率19.4%~99.0%。 反应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和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可聚合硼酸酯表面活性剂(BES)水溶液不同温度下(288-313 K)的表面活性和热力学函数变化;考察了BES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在0.5 mol·L-1 NaCl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298 K时, BES临界胶束浓度cmc达到0.066 mmol·L-1, γcmc为29.2 mN·m-1;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内BES胶束形成自由能(ΔG0m)在-22.4 - -25.8 kJ·mol-1之间, 胶束形成是熵驱动过程. BES/LAS混合体系为具有较大负偏差的非理想体系, BES/LAS分子间平均相互作用参数βm=-3.48;当溶液体相中BES摩尔分数αBES=0.5时, 混合胶束中BES摩尔分数X1m为0.46, |βm|达到最大, 而且此时混合溶液cmc为0.017 mmol·L-1, 达到最低, γcmc为27.8 mN·m-1.  相似文献   
44.
利用从头算HF/6-31G*方法对用苯并五元环取代的方酸衍生物体系SQ1SQ15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 以优化后的构型为基础, 应用ZINDO方法计算电子光谱. 同时应用从头算CPHF/6-31G*方法和半经验FF/AM1, FF/PM3, FF/MNDO等有限场方法计算了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μ. 研究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前线分子轨道能与βμ之间的关系, 为设计性能优良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并对这四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5.
天然环状四吡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包括卟啉、卟吩、细菌卟吩、异菌卟吩以及可啉等类物质 ,其合成研究是目前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之一 .综述了上述各类物质的全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 K)和不同NaCl浓度(0~0.50 mol•L-1)下的表面活性. 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 表面极限吸附量(Γ)降低. cmc随NaCl浓度的增大从1.45×10-4 mol•L-1降至4.10×10-5 mol•L-1, 但最低表面张力(γcmc)基本不受影响. 在298.0 K与303.0 K时, NaCl浓度的增大, Γ增大; 在308.0、313.0与318.0 K时, NaCl浓度的增大, 出现了Γ从2.27 μmol•m-2降低至1.41 μmol•m-2的“反常”现象. 胶团形成自由能(ΔGm0)随温度和NaCl浓度增加负值增大(-63.98~-76.20 kJ•mol-1), 胶团的形成主要是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47.
胡炳成  吕春绪 《有机化学》2004,24(6):697-701
利用2,3-丁二酮与丙二腈缩合形成双甲基双氰基环并内酰胺,经酸性水解得到双甲基环并内酯,然后和(S)-(-)-(1-苯基乙基)胺反应生成1,5-二甲基-2-(S)-(1′-苯基乙基)-2-氮杂-8-氧杂-双环[3.3.0]辛烷-3,7-二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0.8777(18)nm,b=1.0102(2)nm,c=0.9009(18)nm,β=118.75(3)°,V=0.7003(2)nm3,Dc=1.296 g·cm-3,μ=0.089 mm-1,F(000)=292,Z=2,R1=0.0393,wR2=0.0955.  相似文献   
48.
49.
合成双酚AF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戴燕  吕春绪  李斌栋  李晶晶 《应用化学》2009,26(11):1292-1296
由六氟丙酮三水合物和苯胺,经缩合、重氮化、水解、Friedel-Crafts烷基化等4步反应在常压下合成了双酚 AF。首先,以五氧化二铌为催化剂,在 n (HFA•3H2O) : n (aniline) : n (Nb2O5) = 2 : 1 : 0.1,回流 6 h 条件下,合成出中间体(Ⅰ),收率高达96.3%。然后在重氮化温度为 ﹣2 ~ 2 ℃,硫酸质量分数为 14.7%,n (Ⅰ) : n (H2SO4) : n (NaNO2) = 1 : 4.1 : 1.1,及水解时硫酸质量分数为 50%,n (H2SO4) : n (Ⅰ) = 11.0 : 1、108~112 ℃反应 1.5 ~ 2 h 的优化条件下,化合物Ⅰ经重氮化、水解后以 92.7%的高收率得到中间体 2-(4-羟基苯)六氟异丙醇(Ⅱ);再在甲磺酸存在下,化合物Ⅱ与苯酚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以 72.4% 的收率合成了目标产物双酚 AF(Ⅲ),总收率为 64.6%(以苯胺为基准计算)。  相似文献   
50.
基于己内酰胺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硝酸/乙酐;硝化;催化;甲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