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化学   700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206篇
物理学   7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分子光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高分子光敏剂的研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6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oVTeNbOx多组分氧化物催化剂, 并用XRD, ICP, BET和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MoVTeNbOx多组分氧化物催化剂的组成、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其中组成为MoV0.3Te0.17Nb0.12Ox的催化剂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在673 K下, 异丁烷的转化率为10.8%, 甲基丙烯醛(MAL)和甲基丙烯酸(MAA)的收率累积达到6.5%.  相似文献   
63.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H2O)2]•2DMSO单晶(qina为喹哪啶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其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qina以氮原子和羧酸根氧原子与Co2+离子配位, 两个水分子为轴向配位. 配合物之间富有配位水分子分别与DMSO的氧原子、qina中未与Co(II)配位的氧之间氢键作用.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以局部插入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INDO/CI方法计算了中位取代四苯基镍卟啉的电子结构与光谱。分子轨道能级表明平面型和垂直型的基态最高占有π轨道(a_(1w)和a_(2w))与次高占有轨道间有较大的能隙。计算的低激发态跃迁光谱表明,最低能量跃迁Q带和B带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但N带与L带计算值偏高。算出的最低(nπ~*)跃迁出现在37000 cm~(-1)左右。  相似文献   
65.
西松烷型二萜内酯的全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燕  司成林 《有机化学》2003,23(5):413-424
按照内酯环的大小综述了西松烷二萜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6.
67.
首次利用褐藻酸Cu(Ⅱ)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系统研究了影响尿素吸附的各种因素,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手段对尿素吸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褐藻酸Cu(Ⅱ)络合物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下可络合吸附近60mg/g的吸附容量,其中尿素吸附液浓度为130.0mg/dl,介质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液(pH=7.0),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68.
69.
大孔树脂孔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孔离子交按树脂和吸附树脂孔结构的测试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测试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新型杀菌剂氟吗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吸收传导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测定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氟吗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和分布行为及其机制. 结果表明, 氟吗啉能被黄瓜植株被动吸收, 并通过木质部在体内传导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