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4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林龄(龄组)是划分林分结构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对监测森林健康,推进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龄组植被指数(AGVI),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华安县、云霄县、南安市、安溪县、莆田市、长汀县、建阳市、宁德市及福清市等13个县(市)518组松林龄组数据及同时相HJ-1 CCD多光谱影像为基础,对各龄组松林冠层的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及NDVI的光谱差异性进行分析,各龄组在近红外波段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的特征,NDVI则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中龄林的特征,由此构建龄组植被指数AGVI;该指数可以扩大各龄组松林的绝对及相对光谱差异。采用K-均值法对松林AGVI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松林龄组的划分精度为80.45%,准确率为90.41%。由此证实本文所构建的龄组植被指数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在 HL-2M 第一壁传热结构设计中,利用导热管的轴向快速导热特性及较短的传热路径,将面对等离 子体的第一壁表面热量快速传至真空室内壁上。第一壁背板和真空室内壁上分别焊接导热铜块作为冷热连接端, 导热管嵌入其内,导热管与铜块之间增垫导热金属箔并用压板固定压紧,以增强接触界面传热。根据此传热结构 设计,设计加工了相应的传热性能测试试验件。通过对试验件进行传热性能测试及实验条件外推可知,试验件冷 热端面间的最大传热功率为 4kW,端面间最大对流换热系数为 6kW·m‒2。  相似文献   
53.
采用CaO-MgO-SiO2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研究了烧结温度对96Al2O3陶瓷热导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三点弯曲法、激光脉冲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和设备,对烧结后陶瓷样品的密度、力学性能、热导率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00℃烧结的Al2O3样品的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力学性能,其热导率、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24.9W/(m·K),3.82g/cm3,(13.8±0.2)GPa,(362.9±26.9)MPa.  相似文献   
54.
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从生物柴油制备中大量获取的甘油成为热门的工业原材料. 甘油可以通过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两种丙二醇,这两种丙二醇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实验上报道的众多相关金属催化剂中,铂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失活、可活化氢分子提供氢原子等优点. 此外甘油在铂上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选择性高于1,3-丙二醇. 本文主要利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对甘油在Pt(111)和Pt(211)表面上发生的羟基解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其自由能的变化和表面物种结构参数的变化,得出了以下结论:(i)密度泛函理论优化气相甘油分子结构的结果显示,氢键对于气相中分子的结构与能量有较大贡献,三个羟基形成三个分子内氢键结构时甘油分子能量最低;(ii)通过比较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自由能能垒和反应自由能,可以得出,在Pt(111)和Pt(211)表面,末端碳上的羟基比中间碳上的羟基更容易发生解离. 这表明在类似的条件下,铂作为催化剂可以为1,2-丙二醇的生产提供更高的选择性,这与文献中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iii)通过对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初始吸附态和过渡态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在羟基解离的过程中,C-C键的键长没有明显变化,而氧原子的相对位置以及氢键的长度有明显变化,且氢键长度的变化更加剧烈;(iv)通过比较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所得的自由能能垒和结构参数的相关趋势发现,自由能能垒与初始吸附态和过渡态的氧原子间位置的变化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分子内氢键对自由能能垒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氧原子间位置的变化越大,自由能能垒越高.  相似文献   
55.
变换是数学中常见且十分重要的方法,几何变换已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许多几何问题可利用各种变换作出漂亮的解答。本文给出关于三角形的一类几何不等式的几个变换原则,并举例说明其应用。一、变换原则及其应用为简起见,我们将本文介绍的三个变换原则一同综述于下的定理中定理设P为△ABC平面(非边界)上任一点,从P引BC、CA、AB的垂线,垂足分别是D、E、F,记PA=x,PB=y,PC=z;PD=u,PE=v,PF=w,△ABC的BC、CA,AB边与外接圆半径  相似文献   
56.
硫酯在生物合成和有机合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硫酯的羰基C(2p)轨道和S(3p)轨道重叠度较小, 其α质子具有较强的酸性, 能在温和的条件下烯醇化并进行亲核反应. 同时, 硫酯还是高效的酰基化试剂, 可用于酯键和酰胺键的构建. 有机小分子催化是不对称催化的重要研究领域. 近十几年来有机催化硫酯底物的不对称反应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 极大拓宽了有机催化酯类底物的反应类型, 并实现了一些其氧酯类似物无法实现的反应. 本综述按照硫酯底物的类型(可烯醇化硫酯和α,β-不饱和硫酯)、有机催化剂类型和反应类型对硫酯底物参与的有机催化不对称反应进行梳理和总结, 同时对代表性反应的机理以及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7.
基于自洽平均微观力学W-T(Wakashima-Tsukamoto)模型和拉丁超立方抽样,建立一种功能梯度平板热力耦合概率分析方法.以材料物理属性和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随机参数作为概率分析的输入,以热应力作为输出,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对热应力的随机时间历...  相似文献   
58.
陈华男  王君林  刘健 《光子学报》2014,42(4):417-422
超光滑加工通常是在保证光学元件面型精度不劣化前提下提升其中高频精度.均匀去除是保证超光滑加工过程中光学元件面型精度不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四轴三联动小磨头超光滑加工机床为基础,结合Preston假设,研究了四轴三联动超光滑加工机床对光学元件的材料去除特性,发现当机床取某些特定的参量时,通过等值的驻留时间规划即可实现光学元件表面材料的均匀去除.最后,对这些特定的参量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9.
徐秀凤  刘健  谢蒙蒙  党蕊  王珊 《化学通报》2023,86(11):1376-1382
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选用六水合硫酸镍为镍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封端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辅助下,制备得到球形微米镍颗粒。所制备的球形微米镍颗粒粒径约为3 μm,粒径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度较低。为了获得球形微米镍颗粒的最优工艺方案,分别探究了PVP浓度、氢氧化钠和水合肼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PVP能够有效控制镍原子的排布和沉积,NaOH可调节反应的pH值,确保水合肼持续还原Ni2+,温度会影响体系的还原反应速率。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使用的PVP浓度为0.5 M、NaOH用量为2.5 mL、水合肼用量为5 mL时,在 60 ℃下水浴反应可获得表面粗糙度低的球形微米镍颗粒,其电导率为5×105 S.m-1,饱和磁化强度为49.34 emu.g-1。通过添加去离子水、异丙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溶液,将球形微米镍颗粒配制成25 wt%的导电油墨,并在纸基表面绘制导电线路,经测试该线路的电导率为1.28×103 S.m-1,此电路在弯折条件下,呈现出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fre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multi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 where the flow density vanishes continuously across the free boundary. Local (in time) existence of a weak solution is established; in particular, the density is positive and the solution is regular away from the free bound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