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47篇
力学   1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霞  赵军  冯长根 《化学学报》2006,64(19):1988-1992
合成了(C6H9N2O2S)5HP2Mo18O62•15H2O (SPOM-1)和(C6H9N2O2S)H8P2Mo15V3O62•8H2O (SPOM-2)两种新的含有磺胺的多金属氧酸盐, 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内, 对合成的多金属氧酸盐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研究发现, SPOM-1, SPOM-2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M细胞, 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EC50分别为38, 11 g•mL-1; 治疗指数(TI)分别为12.07, 26.82; SPOM-2的抗前列腺癌PC-3M细胞活性大于SPOM-1.  相似文献   
52.
空气中激光支持爆轰波实验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激光击穿空气产生的等离子体爆轰波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利用高能量CO2激光器产生强激光,进行了空气中产生激光支持等离子体爆轰波实验。实验中:设置了诱导靶板,用于诱发和定位空气中的激光支持爆轰波;以激光器升压过程球隙放电产生的光信号作为触发源,触发高时间分辨率(纳秒级)的高速相机,记录了激光支持爆轰波的成长和传播全过程。分析了激光支持爆轰波的形成机理和传播规律。采用C-J爆轰理论,计算了激光支持爆轰波的压力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支持等离子体爆轰波形成初期,等离子体爆轰波发光体为球形;随着时间增加,等离子体爆轰波发光体的形状类似流星,且头部为等离子体前沿吸收层,亮度较高,而尾部等离子体温度较低,亮度较弱。等离子体爆轰波高速向激光源的方向移动,爆轰波速度高达18 km/s,温度约为107K。随着激光强度的减弱,爆轰波速度迅速按指数规律衰减,当爆轰波吸收的激光能量不能有效支持爆轰波传播时,爆轰波转变为冲击波。  相似文献   
53.
高能炸药药柱实验热爆炸的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有限尺寸非限定药柱的实验热爆炸方法,给出了三种尺寸的JH9105、JO9159、JOB9003、JOB9006和JB9001炸药发生热爆炸的爆前升温、临界温度及其温度场分布数据,讨论了JH9105炸药的自催化机理和炸药发生热爆炸的超临界特征。  相似文献   
54.
本文建立了C6H12N6+KClO4+Mg+SrSO4固相振荡燃烧体系的非吸热三变量立方自催化化学模型,应用非线性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固相振荡的化学动力学机理,并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这一振荡燃烧体系所具有的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5.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与溶解热相结合方法,制备了两类介孔材料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催化剂为锐钛矿晶型,体系中H3PW12O40和H4SiW12O40的Keggin结构经400°C焙烧后仍保持完整.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49和7.75 nm.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123的加入使催化剂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增大,其中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的比表面积分别高达252.2和250.0 m2/g.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与纯TiO2相比,复合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大.催化剂对DNT降解实验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降解率可高达95%.  相似文献   
56.
冯长根  尚海茹  刘霞 《催化学报》2014,35(2):168-174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与溶解热相结合方法,制备了两类介孔材料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催化剂为锐钛矿晶型,体系中H3PW12O40和H4SiW12O40的Keggin结构经400?℃焙烧后仍保持完整.?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49和7.75?nm.?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123的加入使催化剂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增大,其中H3PW12O40/TiO2和H4SiW12O40/TiO2的比表面积分别高达252.2和250.0?m2/g.?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与纯TiO2相比,复合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大.?催化剂对DNT降解实验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降解率可高达95%.?  相似文献   
57.
车用单钯三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离子交换纤维对亚硫酸法糖汁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对亚硫酸法清净糖汁的脱色性能.对沉清工段清汁的脱色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沉清汁的脱色效果明显,脱色后清汁色值低于30 oSt.再生液洗脱再生反复使用90次后,脱色效果达84%.与7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脱色容量高、脱色速度快、再生速度快和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通过离子交换纤维的脱色处理,亚硫酸法清净糖汁可以达到制备优质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光致变色螺噁嗪;双光致变色螺噁嗪;螺噁嗪聚合物;合成;微波合成  相似文献   
60.
在氨基膦酸螯合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用红外光谱法对聚丙烯接枝苯乙烯、乙酰基和多胺系列和氨基膦酸螯合纤维进行了定性研究,用半定量的红外光谱法对氨基膦酸纤维的功能化程度进行了考察,还对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吸附铟和铜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钠型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在1 116 cm-1出现了—P(ONa)2的新峰,验证了基的有效膦酸化。(2)制备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中1 056和1 110 cm-1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膦酸化的程度。(3)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吸In3+后形成新的N—In配位键,在1 107 cm-1处出现强而宽大的吸收峰,同时在699和617 cm-1出现两个强吸收峰; 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吸附Cu2+形成配合物后,在1 110和618 cm-1处出现两个强而宽的新峰。(4)通过对光谱中1 200~900 cm-1和600 cm-1之间的峰的变化和峰面积的比较,可以反映出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对铟和铜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