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3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61.
用2,5-二(2-甲氧基-乙氧基)对苯二甲酰肼(BMTH)和1,3,5-三甲氧基-2,4,6-三甲酰基苯(TpOMe)缩聚,基于界面聚合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制备出一种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膜TpOMe-BMTH,并研究了所得膜材料对锂、镁离子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TpOMe-BMTH/AAO膜具有高的结晶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并表现出优异的金属离子选择性,在LiCl(0.1 mol·L-1)和MgCl2(0.1 mol·L-1)组成的二元混合离子体系中,对Li+/Mg2+的分离因子高达258。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表明,材料孔道中的富氧低聚醚链对 Li+和 Mg2+的结合能分别为-282.69和-13.46 kJ·mol-1,使材料表现出强的亲锂特性,促进了Li+沿着COF膜的一维孔道进行吸附扩散,最终实现锂、镁离子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2.
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具备传统印迹材料的特异吸附性,并且具有较多的结合位点、较快的传质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结合容量,解决了靶标结合少、不易洗脱、灵敏度低的问题。主要以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记聚合物为基础,重点介绍了近些年来其在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且对此技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3.
培养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 ZZF60产新型蒽醌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6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1种新蒽醌衍生物,6,8-二甲氧基-1-甲基-2-(3-氧丁基)蒽醌(1),以及5种已知化合物:7-羟基-3-(4-甲氧基苯基)苯并-γ-吡喃酮(2),2,4-二羟基-6-[(1′E,3′E)-1′,3′-戊二烯基]苯甲醛(3),(E)-4-羟基肉桂酸甲酯(4),4-(4-羟基苯基)-2-丁醇(5),4-羟基苯甲酸(6)。它们的结构通过MS、NMR等波谱分析推导确定。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抑制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Hep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6和23μmol/L。  相似文献   
164.
A novel visible light driven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ith 547 pieces of Ag/AgBr-ffim-modified capillaries is reported and it is derived from a microstructured polymer optical fiber (MPOF) preform. The MPOF preform not only plays the role of a light-transmitting media, but it is also a Ag/AgBr supporting and waste-water pipe to supply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yes solute. The photocatalytie reactor has such a large surface area for Ag/AgBr loading, which is a visible light driven photocatalyst that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y is enhanced.  相似文献   
165.
为了研究湛江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 sp.F67和B42的二氢异香豆素类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采用色谱技术对菌株F67和B42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确认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为:3,6,8-三羟基-3,4,5,7-四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sclerotinin A)(1),二氢橘霉素(2)、5-甲基蜂蜜曲菌素(3)、5-羧基蜂蜜曲菌素(4)、4-羟基蜂蜜曲菌素(5)和蜂蜜曲菌素(6),并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化合物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1.0 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1~4对受试菌株的抑菌圈范围为5.1~11.0 mm,其中化合物4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抑菌谱相对较广,可为挖掘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66.
建立了测定大豆、糙米、黄瓜、甜菜等6种植物源性农产品中(噁)霉灵残留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GC-FPD)、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法(GC-NPD)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GC-FPD法采用丙酮-正己烷提取样品,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衍生,GC-FPD分析,外标法定量;GC-NPD法采用丙酮-正己烷提取样品,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净化,GC-NPD分析,外标法定量;LC-MS/MS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石墨化碳黑(GCB)净化,LC-MS/MS分析,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噁)霉灵的响应值与其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在3个加标浓度下,GC-FPD法中(噁)霉灵的日间平均回收率为82%~9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12.1%,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25 mg/kg (甜菜为0.05 mg/kg);GC-NPD法的日间平均回收率为81%~103%,日间RSD为4.1%~14.3%,定量下限为0.25 mg/kg (甜菜为0.05 mg/kg);LC-MS/MS法的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4%~110%,日间RSD为2.5%~10.7%,定量下限为0.05 mg/kg.3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噁)霉灵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7.
EMS磁浮列车车/轨耦合系统的分岔现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EMS磁浮列车系统的Hopf分岔, 研究车轨耦合系统对应的轨道固有频率稳定范围. 采用串级控制悬浮控制器,给出控制器参数与特征频率的关系,在控制器稳定的前提下利用 数值算法计算在系统参数一定、轨道固有频率变化条件下所对应的Hopf分岔点,结合仿真方法 得出轨道固有频率的稳定范围,定性说明了系统载荷、控制器频率、二次系刚度与轨道固有 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8.
研究了以AB5型稀土贮氢合金作催化还原电极恒电位电解草酸制备乙醛酸,合金表面处理和电极活化可提高电解产率和电流效率.确定了最佳电解工艺条件:电流密度120mA·dm-2,电解液温度30℃,草酸浓度1.0mol·L-1,此时电流效率为86%,电解产率为88%.随着电解次数的增加,由于贮氢合金膨胀粉化及表面被电解产物覆盖,电流效率和乙醛酸产率均呈下降趋势,在电解过程中即时分离电解产物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和乙醛酸产率.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测定红树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菌体中的微量元素。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湛江红树木榄内生真菌菌体中的Fe、Zn、Cu、Ca、Mg、Mn、Cd和Pb等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其Fe、Zn、Cu、Ca、Mg和Mn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未检出Cd和Pb。数据显示相对标准偏差为0.30%~3.93%,回收率为96.8%~102.6%,结论该法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为进一步对红树木榄内生真菌探讨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70.
采用非晶半导体中间层键合(SIB)实现键合界面失配晶格的阻断是实现高质量Si基InGaAs薄膜制备的最佳选择。本文在InGaAs/Si键合界面插入一层非晶锗硅(a-Si1-xGex)键合层,模拟了不同Ge组分对InGaAs/Si APD复合率、能带、隧穿、电荷堆积等参数的影响。器件在室温下获得极低的暗电流(~10-10A@95%雪崩电压),增益和增益带宽积分别高达30 GHz和60 GHz。本文将为低噪声近红外APD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