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347篇
化学   59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98篇
物理学   5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电化学界面动力学决定了所有电化学反应性质.从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多维度原位观察电极的表界面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对于典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电解槽、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合成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复杂的电化学界面以及微量、快速的反应中间态信号给界面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具有独特的分子指纹识别功能,可以用来确定电化学界面的活性物质,结合对纳米材料的局部原子结构高度敏感的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SR-XAFS)光谱可以开展界面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实时动态研究,有助于指导设计用于高效高能量密度能源系统的先进电催化剂.本文基于近年来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系统地介绍了获得高质量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步辐射红外关联谱学实验结果的策略,及其应用于电催化反应动态过程研究成果,其中主要选用当前热门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材料以及金属单原子催化剂(SACs)作为研究对象.最后,对原位同步辐射实验方法发展及其针对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通过揭示电化学反应的动态机理来指导和合成高效稳定的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62.
一种新型TEA CO2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激光器———双通道放电激励折叠腔TEA CO2激光器。该激光器通过提高脉冲能量输出水平来增加激光输出谱线数目和激光差分吸收雷达可探测的气体种类。它在增大激光器放电时间长度的同时保证了较小的激光器体积,更好地满足了激光差分吸收雷达光源体积小,重量轻,输出能量高的要求。得到激光器输出能量与气体工作气压的关系曲线,获得了激光器内工作气压与输出脉宽关系曲线,发现脉冲宽度大约在50~70ns之间变化,研究了气体压强对激光器输出脉冲峰值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In this Letter,we report the existence and relaxation properties of a critical phenomenon on called a 3D super crystal that emerges at T=TC?3.5℃,that is,in the proximity of the Curie temperature of a Cu:KTN sample.The dynamics processes of a 3D super crystal manifest in its formation containing polarized nanometric regions and/or polarized clusters.However,with strong coupling and interaction of microcomponents,the characteristic relaxation time measur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emonstrates a fully new relaxation mechanism with a much longer relaxation time.As the relaxation mechanism of a relaxator is so-far undetermined,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ovel perspective.These results can help structure a fundamental theory of ferroelectric relaxation.  相似文献   
64.
The complex-scaled Green's function(CGF)method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single-proton resonance in 15F.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first excited resonant state 5/2+,whic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s.However,past studies generally overestimated the width of the 5/2+state.The predicted energy and width of the first excited resonant state 5/2+by the CGF method are both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and close to Fortune's new estimation.Furthermore,the influence of the potential parameters and quadruple deformation effects on the resonant states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which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shell structur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65.
分子张力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调控有机半导体的重要手段。由于分子内产生的拉伸张力、扭曲/弯曲张力以及空间张力而导致p轨道排布重组和构型构象结构发生变化,最近各种几何与拓扑结构的高张力有机半导体材料相继被报道,这使得高张力有机半导体材料成为有机电子领域研究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张力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扮演的角色与价值,该综述从分子张力的类型、实验与理论量化以及可视化出发,总结了高张力共轭芳烃的分子设计策略、与其光电性能分子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类新兴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最后,对高张力共轭芳烃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阐述了该类材料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6.
冲积平原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0.1mol/L氢氧化钠浸提腐殖酸的方法,将土壤中的腐殖酸及与腐殖酸结合的重金属元素分离出来;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样品中腐殖酸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初步测定结果显示:与腐殖酸结合的重金属元素是冲积平原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1种重要存在形态,而且可能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67.
反相色谱条件下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CSP)和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MPC-CSP),在反相色谱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己唑醇、烯唑醇、烯效唑、粉唑醇、三唑酮和戊唑醇对映异构体.考察了固定相类型、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或乙腈/水做流动相、柱温等因素对三唑类手性农药拆分的影响,优化了色谱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两种固定相都有很强的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己唑醇和烯唑醇在这两种固定相上都能被分离; 三唑酮只能在CDMPC- CSP上分离;粉唑醇、戊唑醇、烯效唑只能在ADMPC-CSP上分离.流动相中水的含量增加会使对映体的保留增强,分离的可能性增大.在0~40 ℃研究温度范围内,容量因子k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除烯效唑与戊唑醇外,其它手性农药的选择因子α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分离度Rs随温度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最好的分离度不都出现在低温.对映体流出顺序用圆二色检测器测定.  相似文献   
68.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mol·L-1 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 (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1,2-二甲氧基-4-硝基苯(DMNB1)和1,4-二甲氧基-2-硝基苯(DMNB2)作为防过充添加剂.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过充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DMNB1和DMNB2 的防过充效果, 以及添加剂与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相容性. 结果表明: DMNB1 和DMNB2 的氧化电位都在4.3 V (vs Li/Li+)以上, 且均能显著提高电池的过充保护性能. 100%过充和5 V截止电压过充测试表明, DMNB1 的防过充性能优于DMNB2. 采用基础电解液、添加0.1 mol·L-1 DMNB1 和添加0.1 mol·L-1DMNB2 电解液的LiNi1/3Co1/3Mn1/3O2/Li 电池, 0.2C 倍率下循环100 次, 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4%、95.9%和68.1%. 证明硝基在添加剂苯环上的取代位置和其电化学性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9.
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分步沉淀法制备了MnOx+γ-Al2O3和MnOx/γ-Al2O3,用等体积浸渍法将等量的Pd(NO3)2分别浸渍于其上,再将它们分别涂覆于堇青石上,得到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整体式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和MnOx焙烧温度明显影响催化剂中MnOx的物相、表面Mn物种和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分布及织构性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于16–90 oC,380000–580000 h–1条件下均可将0.6μL·L–1 O3完全分解;尤其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d/γ-Al2O3+MnOx/γ-Al2O3催化剂分解O3活性较好,催化剂表面Mn2+:Mn3+:Mn4+=1.7:1:3(mol).  相似文献   
70.
张峰  谭赞  闫柏任  潘顶伍  鲍小平 《有机化学》2014,(12):2499-2504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含1,8-萘酰亚胺信号单元的咔唑磺酰肼类阴离子受体1,荧光和UV-vis光谱滴定实验表明,1在DMSO中能选择性识别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F-,Ac O-和2 4H PO-;受体1与这些阴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且它们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3 L?mol-1.有趣的是,在含水10%(V/V)的DMSO中1对F-表现出了专一性识别.DMSO-d6中的核磁滴定表明,在F-浓度较低时,受体1通过五重分子间氢键作用与其产生了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