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2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人面部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面部信息与指纹和虹膜一样可以用于人的身份鉴别,并且相比之下更容易实现远距离的分辨和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应用到人脸识别领域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庞大的成像数据量,需要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才能充分提取其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并为计算机识别奠定基础。研究了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人的面部信息进行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方法不同于主成分分析,能够通过主成分纯光谱和相对浓度等具有具体物理化学意义的数据表征人的面部信息,而且可以方便地根据成像数据的特点施加运算中的约束。另外,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对不同肤色的皮肤信号光谱进行分类。白种人和黄种人的面部高光谱信息特征相似,分类难度高于深色皮肤人种。  相似文献   
22.
23.
为解决气液分离问题,提出了粒径可控离心分离的设想,即通过某种雾化技术产生粒径可控的液滴,然后根据液滴的粒径确定气液分离所需要的离心力,在高速旋转的叶片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液滴一边与气流发生反应一边完成气液分离。为验证这一思想,搭建了一台旋流喷雾式单重态氧发生器(TFA-SOG),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对这台TFA-SOG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气液分离效率与实验的相一致,粒径可控离心分离的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水流中锚链阻力系数测量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洋 《实验力学》2010,25(3):246-250
为了在水池内测出船模拖曳时锚链在水流中的阻力系数,设计了一套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案。考虑到锚链的柔软与笨重,故采取了三项措施:(1)将锚链相邻链环连接处点焊住,使其成一根直杆;(2)将该锚链水平悬挂于拖车之下,用拖车运行速度模拟流速,通过锚链悬挂绳与铅垂线的夹角来计算水流对锚链的作用力;(3)为了消除锚链两个端部对阻力测试的影响,用长、短锚链的阻力差值除以锚链长度差,既得到了单位长度锚链的阻力,又有效地解决了端部影响,进而计算出锚链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25.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all-fiber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compact structure,and easy packaging,this Letter uses a microfiber coupler combined with fiber loop(MCFL)reflective photonic device to conduct salinity,temperature,and deep sensing experiments.These MCFLs’dynamic range and resolution of salinity,temperature,and dept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tual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This structure opens up a new design idea for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microfiber coupler-based marin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sensors.  相似文献   
26.
在测量光谱时,由于光学系统装置响应,会给光谱测量引入噪声,因此对光谱去噪声处理是必须的.本文对乘型迭代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加法迭代退卷积.用加法迭代退卷积去除由于系统装置引入的噪声,得到真实的测量谱.  相似文献   
27.
船舶进气系统进气特性的非定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船舶进气系统整体气路进行求解。研究中考虑进气室冷却进气系统、燃烧进气系统、进气蜗壳等结构,以及百叶窗、空气净化装置、消音器等结构的阻力影响,并在定常条件下验证了阻力模拟的准确性。随后,重点研究了外界条件变化对前后进气室压差及蜗壳出口流场的影响,得出了前后压差随测点位置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
阻尼振动的回复时间最短时所满足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喜斌  于洋 《物理与工程》2001,11(3):29-30,57
本文指出在讨论阻尼振动的回复时间时必须要考虑仪器的测量精度才有意义,而且并非临界阻尼运动的回复时间最短,而是本文所定义的“弱阻尼振动的临界状态”的回复时间最短,进而导出了在给定测量精度时最短回复时间所满足的方程。  相似文献   
29.
聚能射孔是包括炸药爆轰、药型罩压垮形成射流、射流侵彻射孔枪和套管的复杂动态过程,包含能量、质量、速度、变形之间的转化和平衡.本文应用LS-DYNA软件,建立射孔弹-射孔枪-套管三维模型,应用ALE算子分离算法,每一迭代步分为两阶段,先执行网格随物质运动的拉格朗日算法,再执行穿过单元边界的质量、内能和动量的欧拉映射算法,实现爆轰过程、药型罩固流转化、射流高速侵彻套管的大变形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爆轰波叠加对能量、密度、射流速度和套管强度影响.一枚射孔弹射孔时,总能量转化为金属射流能量的转换率为13.1%,三枚时为23.1%,爆轰波叠加引起射流转化能量增强.三枚的射流总能量达到133 kJ,超过三个单枚之和75 kJ的77.3%,说明爆轰波重叠使得爆轰产物对射流能量有持续补充作用,对提高孔深有利.射孔弹增加,射流平均能量增大,爆轰产物平均能量减小,但射流和爆轰产物总能量增大,说明弹间的相互作用强烈,爆轰更彻底,对提高孔深有利.三枚较一枚射孔弹射穿套管的时间提前了8μs,最大应力增加了260 MPa,三枚射孔弹时,套管应力值超过材料屈服强度范围较单枚增加了2.5 mm的圆环,爆轰重叠区域中心的套管应力为965 MPa,较单枚时的226 MPa提高了739 MPa,说明爆轰波弹间叠加加重了对套管的伤害.本文实现了射流形成机理、能量和速度转化和射流侵彻过程的流固耦合动态力学分析,搞清了爆轰波叠加对能量、密度、射流速度和套管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0.
殷聪  谭学治  马琳  于洋 《物理学报》2014,(11):358-365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在利用频谱聚合技术时出现的调度不公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聚合的全局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在比例公平调度的基础上,结合频谱聚合技术的特点,引入了频谱聚合的跨度与认知用户剩余数据队列长度这两个参量,使认知用户在聚合可用频谱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证吞吐量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局部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和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该算法在公平性指数和系统服务时间上更占优势,同时具有较低的吞吐量抖动,从而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和系统效率,确保认知用户之间对系统资源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