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75篇
化学   661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59篇
物理学   5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AB-crosslinked polymers (i.e. ABCP) with polystyrene as chain A and vinyl group blocked prepolymers of polyurethanes (PU) as chain B were synthesiz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of dynamic mechanical spectrometry (DMS) show that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 and B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through chemical crosslinking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ABCPs. This effect is especially pronounced when short chain prepolymers is chosen as one of the components.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degree of crosslinking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plays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compatibility. Copolymerizafion of styrene with maleic anhydride in chain A can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and broaden the damping temperature rang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thesized ABCP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2.
聚环氧氯丙烷氨酯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一般来讲,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来源于分子链运动带来的内摩擦力以及分子间物理键的破坏与再生,分子链运动所产生的阻尼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内最为有效。因此具有极性较强、体积较大的一CH_2Cl侧基的环氧氯丙烷聚合物应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专利文献[1—2]报道过由多羟基(官能度≥2)聚环氧氯丙烷预聚物为原料制得的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作者在聚环氧氯丙烷氨酯阻尼材料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CsF-RbF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法, 对75个一价金属同阴离子卤化物二元体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 预测CsF-RbF体系应形成固溶体. 用差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该体系的相图,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为液固相连续互溶, 没有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固溶体体系, 与文献中的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 DSC、TG、IR 研究了抗癌药倍半氧化羧乙基锗在温度低于587K 的 DSC 曲线上出现的两个吸热峰的性质。实验结果与 Minora Tsutsai 所作的结论:“试样在低于593K 没有熔化与分解的迹象”不一致。本实验表明在较低温下出现的吸热峰是由于试样晶体的熔化引起,而在高温下出现的吸热峰则归因于试样的分解。实验还联系试样的聚集态结构解释了热处理对低温吸热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制备了α-异丙基、β-异丁基丙烯酸的15种希土配合物RE(C9H17COO)3,用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中RE-O键的成键性能以及羧基的配位性质.配合物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羧基配位形式,轻中希土配合物(La,Ce,Pr,Nd,Sm,Eu)中羧基具有不对称桥式双齿配位形式,而重希土配合物(Gd,Tb,Dy,Ho,Er,Tm,Yb,Lu,Y)中羧基具有对称螯合双齿配位形式,配位形式的不同使得希土配合物呈现两种不同的多晶衍射图和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从中国北海匐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cum分离得到3个纯化合物 ,经过MS,IR,~1H NMR,~(13)C NMR(DEPT),HMQC和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为: 豆甾-3β-羟基-5,23,25-三烯(1),3-二下五烷氧基-1,2-丙二醇(2),24ξ-甲 基胆甾-3β,5α,6β,25-四醇-25-乙酸酯(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6-氨基青霉烷酸在弱碱性阴离子树脂IRA67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静态法研究了6-氨基青霉烷酸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67上的吸附行为.在溶液pH为8.0,6-APA起始浓度介子3.00mg/m1-20.00mg/ml条件下,测定了25℃时IRA67树脂的静态交换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线,并求得了IRA67树脂的平衡速率常数及吸附等温线方程.分别用Langmuir型和Frendlich型方程对IRA67树脂吸附等温线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结果表明,6-APA在IRA67树脂上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型吸附.  相似文献   
20.
烷基化螺吡喃吲哚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增加螺吡喃吲哚与透明聚合物(PMMA)的相溶性,在螺吡喃吲哚分子中引入长烷基链,合成了1′-「十八烷基」-3′,3′-二甲基-6-硝基-8-「二十二酰氧基」-螺「2H-1-苯并吡喃-2,2′-二氢吲哚」,并用NMR确定各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HPLC显示产物中烷基化螺吡喃吲哚含量在97%以上。将烷基化螺吡喃吲哚与PMMA制成厚度为500nm左右的膜,研究该膜对紫外光的响应,获得烷基化螺吡喃吲哚开环和紫外吸收的关系,以及J-耦合构型与陈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