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6篇 |
免费 | 640篇 |
国内免费 | 106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50篇 |
晶体学 | 157篇 |
力学 | 267篇 |
综合类 | 89篇 |
数学 | 445篇 |
物理学 | 15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243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13篇 |
2004年 | 192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活性材料是一种具备释能特性的新型材料,其在冲击导致的高压/高温作用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化学能,因此在破片、聚能破甲战斗部等军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了实现对活性材料释能过程的设计与控制,推进活性材料武器化应用进程,就必须解答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行为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复杂的力-热-化耦合问题。近40年来,对活性材料的冲击释能行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活性材料的冲击诱发化学反应机理、动力学以及相关效应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活性材料的冲击释能实验表征技术、冲击诱发化学反应理论模型以及考虑力-热-化耦合的冲击压缩数值模拟方法等3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认为,对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行为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积淀,但目前对实验中超快化学反应行为的实时诊断研究还缺乏更加丰富、精细、直观的表征与探索,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尚未建立能够完整描述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行为的力-热-化理论模型,缺乏能够从宏观尺度描述冲击释能行为的有效方法。因此,超快化学反应实验表征技术、宏观角度的力-热-化机理与模型建立及其数值模拟应用以及具备可调性能的活性材料制备新工艺3方面研究内容将是推进活性材料未来军事化应用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52.
53.
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摩擦配副摩擦磨损试验,应用谐波小波包变换分析了不同磨损状态下的摩擦振动信号.结果表明:谐波小波包变换可提取微弱的摩擦振动特征.当磨损机制为轻微的黏着磨损时,摩擦振动信号的频谱以边频为主,没有明显的固有频率,平均幅值小;当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时,摩擦振动信号的频谱出现较大峰值的固有频率,但仍存在大量的边频,平均幅值变大;当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时,摩擦振动信号频谱的固有频率更加明显,边频显著减弱,平均幅值最大.因此,谐波小波包变换可实现微弱摩擦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54.
55.
为了分析半球谐振陀螺仪非敏感轴X、Y轴存在比力输入时,对输出角速率解算精度的影响,首先,利用环形谐振子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径向振动方程。然后,分析了存在比力输入时,谐振子唇沿中心将偏移激励器和位移传感器所确定的圆心,并根据闭环检测原理,推导了陀螺仪解算角速率误差的表达式,仿真计算了相对偏移量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分度头进行了非敏感轴的多位置翻滚试验,验证了输出中存在与非敏感轴比力输入有关的误差。 相似文献
56.
蚯蚓蠕动过程中非光滑波纹形体表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蚯蚓体表的形状是蚯蚓适应其生存环境和自然进化的结果.用力学分析方法,解释蚯蚓的多体节非光滑形态在其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省力、节省能量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具有波纹形表面的蚯蚓在蠕动过程中可以节省1.12%的纵向肌肉的收缩力,在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可以节省1%左右. 相似文献
57.
58.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惯性敏感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可用于对多种敏感器进行测试,具有X-Y和V-T两种测试方式.系统除了能完成测试任务之外,还添加了仿真模块,可根据用户设定的敏感器指标模拟输出测试曲线,用于与实际测试情况进行比较.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建立了各种敏感器参数的解算模型,用户可根据实际测试需要进行动态选取.对测试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与组成结构,对硬件配置作了说明,介绍了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列出了软件运行流程图,最后给出了测试实例.应用证明,该系统在功能、操作性、通用性及可靠性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9.
60.
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及其在双材料4ENF试件界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用于分析双材料裂纹尖端的应力和变形。该模型考虑了胶层的变形,各亚层视为独立的剪切变形梁,采用两个界面柔度系数考虑界面应力对各亚层界面变形的影响,界面变形包括双材料界面和胶层的变形。通过对FRP-混凝土末端切口四点弯试件(Four-point bending end-notched flexure specimen,简称4ENF)进行界面分析,并与其他模型和有限元分析对比表明:刚性节点模型忽略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和变形集中,只能粗略地估计构件的整体变形和界面应力;半刚性节点容许裂纹尖端的转动,对裂纹尖端的变形估计优于刚性节点模型,但精度依然不高;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反映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和变形集中,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很好,该研究对进行双材料结构的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