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4篇
物理学   149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ZnSe晶体中Cu杂质深能级的ODLTS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寿寅  范希武 《发光学报》1987,8(4):302-308
用控制Cu杂质在ZnSe品格中占据位置的方法,成功地得到了Cu-G和Cu-R中心分别占优势的ZnSe:Cu晶体.首次用ODLTS方法测得与Cu-R和Cu-G中心相应的受主能级分别位于价带顶上0.72eV和0.30eV.  相似文献   
12.
在77-300K温度下研究了Zn(1-x)CdxSe-ZnSe多量子阱(MQWs)的光致发光特性.首次在77K,Ar离子激光器的457.9nm激发下,在Zn(0.68)Cd(0.32)Se-ZnseMQWs中观测到5个发光带,其中三个发光带被归因于不同的激子发射:即n=1重空穴(HH)激子;n=l轻-重空穴(LH)激子和n=IHH激子同时发射两个纵光学声子的复合发光,并且,;n=1HH激子发光可延续至室温.  相似文献   
13.
张希清  范希武 《发光学报》1994,15(3):257-259
半导体量子阱及超晶格材料具有室温激子效应以及强的光学非线性从而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利用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可以制备出高速度、低闭值、小尺寸及室温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光双稳器件等一系列光电子器件.  相似文献   
14.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技术及主要特性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利用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基础光源,通过荧光粉转换方法制备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主要采用稀土激活的铝酸盐Y3Al5Ol2:Ce3 (YAG)。在工作电流为15mA条件下,所研制的白光LED的法向光强为2890mcd;色坐标为x=0.29,y=0.33;显色指数为77;流明效率为14.9lm/w。研究制备了不同色温的白光LED,色温范围从2700~8000K,研究了色温与色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部分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用国产硒化锌(ZnSe)晶体制成的Au-ZnSe肖特基势垒进行了光电容测量。光子能量hv在0.57~0.61eV范围内的激发光引起单指数型电容瞬变过程。hv在0.67~1.0eV范围内的激发光引起的电容瞬变过程呈现双指数行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六个深能级,分别位于导带下方0.55,0.66,0.92,1.19,1.38和1.S2eV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下文简称发光学会)是中国物理学会下属的分科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光学科技工作者学术性群众团体。本文通过发光学会的创建、活动和影响来介绍徐叙瑢等老一代发光学家对发展我国发光事业的作用和地位。1发光学会的创建1976年,历时十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徐叙瑢等人重新回到发光学研究队伍,并走上了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7.
今年 4月 2 3日是我国发光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徐叙院士 80寿辰。徐叙院士是我刊《发光学报》的创始人 ,历届主编 ,现名誉主编。本刊特转载此文 ,代表全国发光学界向徐叙院士 80华诞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作为缓冲层的ZnO薄膜在不同的退火时间、退火温度下退火对Si衬底上生长ZnSe膜质量的影响。当溅射有ZnO膜的Si(111)衬底的退火条件变化时,从X射线衍射谱(XRD)和光致发光谱(PL)中可见,ZnSe(111)膜的晶体质量有较大的变化。变温的PL谱表明,Si衬底上生长的具有ZnO缓冲层的ZnSe膜的近带边发射峰起源于自由激子发射。  相似文献   
19.
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LP-MOCVD)的方法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ZnCdTe,ZnSeTe)/ZnTe复合量子阱结构。测量了生长样品的光致发光(PL)谱,得到两个发光峰(记为Il,I2),分析认为高能侧的峰为Zn0.9Cd0.1Te浅阱峰,而低能侧的峰为ZnSe0.2Te0.8深阱层的发射。对样品进行了变激发强度的PL谱测量,当激发强度增加时,PL谱中两个发光峰的比值(I2/I1)开始时迅速增加,然后缓慢减小。这是由于浅阱中的电子和空穴隧穿入深阱中导致空间电荷的分离,从而在复合量子阱结构中产生了一个内建电场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田华  范希武  许少鸿 《发光学报》1988,9(4):297-303
本文研究了在室温下经Er离子注入ZnSe晶体的电致发光.报导了三价稀土离子在ZnSe MIS结二极管中的发光.阐明了Er3+离子是在高电场下通过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的,根据分立中心是高场激发的有效发光中心,可望在这类器件中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