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6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纳米Co(OH)2/HY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材料以纳米尺度存在时,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纳米技术的概念绝不仅仅是尺寸的缩小,更应体现在物理概念、系统设计、材料合成及制造等方面所发生的根本性革命。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们正努力地将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功能化,Co(OH)2通常用作Ni(OH)2电池活性材料的添加剂。关于Ni(OH)2的许多电化学性质已有大量报道,而对于Co(OH)2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纳米级Co(OH)2/HY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将制得的复合物制成超级电容器电极,研究了其超电容特性。此外,还初步提出了Co(OH)2各向异性的形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2.
黄士力  房江华 《化学研究》1999,10(4):34-36,40
研究了马来酸酐与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及Fe(acac)3 Al(i Bu)3 α,α’ 联吡啶络合物(acac= 乙酰丙酮) 催化马来酸酐(MA) 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的特征,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相似文献   
83.
艾比湖的涸缩参湖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艾比湖的涸缩对湖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4.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N-芳基-马来酰亚胺分别与α-氯代9-吖啶甲醛肟和N-(N,N-对二甲氨基苯基)-C-(9-吖啶基)取代硝酮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9-吖啶基)-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噁唑啉衍生物3a~3f和2-(N,N-对二甲氨基苯基)-3-(9-吖啶基)-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噁唑烷衍生物4a~4g,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并对化合物3和4进行了初步药物活性筛选,其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当样品浓度为10μmol/L时,抑制率为0~35%(IC5050%).化合物3f和4g对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Cdc25A具有抑制作用:当样品浓度为20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50.90%和51.22%.  相似文献   
85.
86.
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Se纳米线(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IntroductionOne鄄dimensionalnanostructuressuchasnanowires,nanorods,ornanotubeshavebeenthesub鄄jectofintensiveresearchduetotheirpotentialuseasactivecomponentsorinterconnectsinfabricatingnanoscaleelectronicorelectromechanicaldevices[1].Theyalsorepresentane…  相似文献   
87.
用TPD-MS技术对ZrO2上PhOH和CO2或NH3双组分共吸附效应进行了研究.当有CO2或NH3预先吸附时,PhOH的吸附状态和脱附温度并不发生改变.PhOH一方面可以取代与表面酸-碱对中心有关的强吸附CO2或NH3物种而吸附,另一方面表面剩余的CO2或NH3吸附物种又能通过表面键诱导极化使一些“潜在的酸碱中心”得到活化,组成能够吸附PhOH的酸-碱对中心.后一种作用可导致PhOH吸附量增加一倍,表明ZrO2表面具有很高的可极化度.  相似文献   
88.
ZrO2酸碱性质的TPD表征 I. 单组分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NH_3、吡啶、Et_3N、CO_2和苯酚为探针,用TPD-MS方法对ZrO_2催化剂的酸碱性质进行了表征.ZrO_2上碱性探针(NH_3、吡啶和Et_3N)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酸性SiO_2-Al_2O_3上;而酸性探针CO_2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碱性MgO上的结果.为ZrO_2的弱酸弱碱性质提供了证明.NH_3吸附IR结果表明ZrO_2表面配位不饱合Zr~(4+)为酸(Lewis酸)中心.NH_3、吡啶和Et_3N与这些酸中心作用的方式和能量分布相似.NH_3和CO_2的TPD谱图均存在三个脱附峰,且相应脱附峰的温度范围相近.表明ZrO_2的酸中心和碱中心具有匹配相当的酸、碱强度,ZrO_2为典型的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在苯酚的TPD过程中,ZrO_2的特征表现为对苯酚的强吸附和对苯酚分解的高活性.文中结合IR结果,对与NH_3和CO_2的脱附相联系的表面吸附物种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利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金表面一系列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偶氮苯巯基衍生物的自组装单分子膜.通过对比各向同性样品的透射谱和单分子膜的反射谱中各个吸收峰强度,定量地研究了分子中各部分的取向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我们分别提出了烷基链和偶氮基团取向计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地求得了分子中各部分在膜的倾角.结果显示,当分子中烷基链长度增大时,碳链和偶氮苯基团相对于法线的倾斜逐渐加剧.这种倾角的变化归因于分子中碳链间范德华引力增大时,引起分子逐渐倾斜以达到最佳的范德华接触.同时研究发现,烷基链和偶氮基团受碳长度变化的影响并不相同.当分子中亚甲基数目增多时,烷基链的倾角迅速增大而偶氮苯倾角的增大则相对缓慢,这反映了它们在空间需求和本身刚性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90.
题一 《力学与实践》2000,22(6):74-75
题一(25分) 如图所示,狭长矩形截面直杆单侧作用有轴向均布剪切载荷,其单位长度上的大小为q. 1.(5分)任意截面上的轴力N(x)= 与弯矩M(x)= 2.(5分)如果平面假设与胡克定律成立,任意横截面上正应力 3.(5分)q、N与M之间的平衡微分关系为 4.(10分)任意横截面上剪应力(20分) 今有两个相同的L型元件,用螺栓连接,以传递拉力P.几何尺寸如图所示.L型元件是刚体.螺栓是线性弹性体,其拉压弹性模量为E,许用正应力为 设两L型元件间无初始间隙,也无预紧力,并设在变形过程中两个螺母与L型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