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The relaxation dynamics of liquid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liquid physics,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key issues to underst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mechanism.It will undoubtedly provide enlightenment on understanding and calculating the relaxation dynamics if the molecular orientation flipping images and relevant microparameters of liquids are studied.In this paper,we first give five micro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individual molecular string(MS) relaxation based on the dynamical Hamiltonian of the MS model,and then simulate the images of individual MS ensemble,and at the same time calcul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equilibrium sta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molecular orientation flipping image in liquids(including supercooled liquid) is similar to the random walk.In addition,two pairs of the parameters are equal,and one can be ignored compared with the other.This conclusion will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iculties in calculating the individual MS relaxation based on the single-molecule orientation flipping rate of the general Glauber type,an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ime of interaction MS relaxation.Moreover,the conclusion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and simulating the multi-state MS model.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uZnAl配比的类水滑石,通过不同温度焙烧制备其衍生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TG-DTA)、N2吸附-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法(CO2-TPD)对类水滑石和衍生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将所得复合氧化物用于环己醇脱氢制备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uZnAl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对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220℃时以CuZnAl[n(Cu)/n(Zn)/n(Al)=1.34/0.66/1.0]类水滑石为前躯体,400℃焙烧所得的衍生复合氧化物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环己醇转化率高达94.9%,环己酮的选择性近100%.  相似文献   
103.
微纳米马达是建立微流体环境与宏观操控的桥梁,气泡微马达的驱动速度高,这一优势在实际应用中不可替代.管式气泡马达适用于复杂场景但能量转化率低,气泡驱动的Janus微球马达效率高但仅适用于气液界面附近.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双气泡聚并方式驱动Janus微球马达的新体系,调和了高能量转化率与界面受限的矛盾.在实验中,借助高速摄像记录了双气泡聚并驱动微马达的~100μs级过程,气泡聚并紧邻微球发生,通过释放的能量驱动微球显著运动,其融合过程是独特的可动曲壁受限下的气液界面演化问题.进一步结合伪势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探究了气泡聚并驱动的流体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段气泡聚并的细节,给出了气泡颗粒尺寸比等因素对微球位移、初始动能转换率的影响,确认了双气泡聚并释放表面能的高效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4.
现有的深度伪造检测技术并不鲁棒,容易遭受对抗攻击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重照明的鲁棒并且隐蔽的对抗攻击方案,通过估计、分离原始光照,并使用精心设计的对抗光照对原始的输入进行重新渲染,可以有效绕过现有的基于空域、频域和生理信号域等三类常见的检测方法。实验评估了攻击的有效性、对现有检测方法的通用性、针对图像变换的鲁棒性以及视觉质量损失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针对现有的三种深度伪造检测方法,在白盒情况下攻击成功率达到99.6%,在黑盒情况下最优攻击率为69.8%,并可以抵御常见的图像变换的扰动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部署在真实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5.
相分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究竟在怎样的微观相互作用下液体会产生相分离,其程度又是如何,仍然需要研究.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系列势阱深度下二元Lennard-Jones液体进行了模拟研究,获得了液体相分离程度随两类原子势阱深度比值k的变化情况,给出了微观相分离下液体中同类原子聚集单元的典型图像,考察了相分离情况与原子间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模拟所得的物理量包括各k值下平衡态液体中每个原子的最近邻原子是同类原子的几率的平均值、同类原子聚集单元的平均大小和所包含原子数的平均值、各瞬态图像中最大尺寸的聚集单元的平均大小和包含的原子数的平均值.上述物理量随k的增加都表现出了先缓慢增加,再快速增加,最后又变缓的变化特征.将这些量的变化特征与各k值下液体的瞬态图像和同类原子聚集单元的最大尺寸相结合,表明随着k的增加,二元Lennard-Jones液体依次能够出现没有相分离、微观相分离和宏观相分离3种状态.而且给出了液体从没有相分离向出现微观相分离的转变点和从出现微观相分离向出现宏观相分离的转变点所对应的k值,分别为2.47和2.89,揭示了液体出现微观相分离和宏观相分离...  相似文献   
106.
以工业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通过微波辅助蒸发诱导自组装(M-EISA)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n/Al原子比的Zn-Al氧化物,并与SAPO-18分子筛物理混合后考察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C2=-C4=)反应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CO和H2程序升温脱附(CO-TPD、H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进行表征。M-EISA法制备的Zn-Al氧化物随Zn/Al原子比的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下降,平均孔径先增大后降低。与浸渍(IP)法制备的ZnAl-IP相比,Zn/Al原子比为1∶2的ZnAl2Ox样品中Zn分散度高,形成的ZnAl2O4尖晶石结构产生了更多的氧空位。催化结果表明,M-EISA法制备的Zn-Al样品活性随Zn/Al原子比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C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